少子化不可逆 校園概念房2趨勢

今年是教改30周年,輿論亦對此有不少討論,多年下來,當年輕忽少子化衝擊,並未對國民義務教育的中小學做好調度,又因應民意廣設大專院校,形成資源浪費。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全台減少超過43萬名國中小學生,未來十年將再減少將近38萬名國中小學生,大約21%;另一方面大專校院一年級新生在111學年起降到20萬人以下,預估在117學年會降到最低點,僅剩15.7萬人,短時間內,這種狀態已不可逆,甚至還會更糟。過去看好校園周邊需求,買進設籍宅、宿舍宅等「校園概念股」投資人們,就算現在還能尚存一息,但懊惱沒有及早下車者不在少數。

這些以前被視為穩健的「校園概念房」有兩個趨勢正在進行中。

首先,M型化趨勢不變。縱然學生人數減少,追逐好學校的意願並不會因此改變,從國民學校到大專院校,排名前面的學校依舊受到追捧,反觀中後段學校狀況恐怕是雪上加霜,周邊房產的投資也很難有空間。

其次,買家結構與以往大不同。近期希望孩子可以睡飽的家長增加,就近入學,或是讀私立學校也要在附近買房居住者亦不在少數;另一方面,大專院校周邊出現「以買代租」的家長,只要地點不要太差,「買間房子省租金賺增值」思維,正在發酵。

從這些新操作看得出民間面對趨勢都有自己因應的方式。不過,面對少子化海嘯,政府要處理的豈止是校園用地與人員去留?站在地方發展的角度,無論是國民學校或是大專院校,學校存在具有地方的經濟與文化中心的意義,學校設施提供附近居民日常遊憩空間,人員與學生所產生的經濟活動,是區域重要動能。

在近年房產大好下,廢校後所釋出的土地,如何不會成為利益團體分食的肥肉,還能持續維持既有社會功能,更進一步成為帶動地方發展的引擎,是在上個世紀的錯誤決策後,現在該思考與審慎運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