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慎選配料 吃湯圓人不圓

中醫大新竹附醫說,冬至湯圓掌握3大重點——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才能保持好身材。(記者彭新茹攝)
中醫大新竹附醫說,冬至湯圓掌握3大重點——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才能保持好身材。(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12月22日就是冬至,依傳統習俗,吃湯圓象徵一年圓滿結束。湯圓製作簡易、變化多元且美味,但吃進過多熱量,可能體重失控,要如何聰明吃湯圓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范雅晴和陳芷嫻提供3大重點,分別是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

營養師表示,首先是份量控制,4-5大顆的包餡湯圓,熱量約280大卡,相當1碗白飯,若以60公斤體重為例,需要慢跑半小時才能消耗熱量,而湯圓的絞肉餡、紅豆餡或是芝麻餡,在製作過程中會使用飽和脂肪,例如奶油或豬油,煮甜湯圓時調味也會額外加入砂糖或冰糖,會增加油脂與精緻糖的攝取。

而製作湯圓的糯米粉富含支鏈澱粉黏性高,多吃容易延緩胃排空時間,造成腹脹、腹痛,建議以2顆大湯圓為原則,降低熱量及腸胃負擔。

其次是低熱量配料,鹹湯圓湯底,以茼蒿、青江菜、鴻喜菇和雪白菇等蔬菜高湯替代,減少使用豬油爆香的油脂含量,增加膳食纖維,可有飽足感並預防便祕。

甜湯圓湯底,建議以桂花、紅棗、枸杞或薑汁來提味,降低傳統甜湯的精緻糖攝取。

最後是增加蛋白質,製作湯圓時以糯米粉加入豆腐混合成麵糰,做成小湯圓,能降低熱量攝取,並增加湯圓的蛋白質含量。營養師范雅晴提供「嫩Q豆腐湯圓」製作方法,熱量約200大卡,食材包含:板豆腐30公克、糯米粉30公克、茼蒿菜40公克、雪白菇10公克、鴻喜菇10公克、蝦米2公克、紅蔥頭2公克、香菇5公克、油及鹽適量。

看完冬至還想看更多?節氣養生撇步&美食料理秘訣:節氣餐桌 
立冬養生食補這樣吃 白蘿蔔燉肉 化痰瘀助消化解脹氣
小雪養生食補這樣吃 雪菜鱸魚 止咳化痰健脾補氣
大雪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辣肉末 對抗病毒發炎提升免疫力
冬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蒜海鮮義大利麵 活絡血瘀幫助氣血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