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塔人不懂「隱喻」?新研究揭示語言和大腦結構的差異

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一直是研究者和公眾的熱點話題。他們在理解人類屬(Homo)以及我們現代人類(Homo sapiens)的獨特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大約60萬年前,我們與尼安德塔人有共同的祖先。他們在歐洲演化,而我們在非洲發展,之後多次進入歐亞大陸。尼安德塔人大約在4萬年前滅絕,而我們則繁衍至今。

關於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類在語言和思想上的差異一直存在爭議。一些證據表明我們的大腦結構有關鍵差異,使得現代人類能夠通過隱喻來進行抽象和複雜的思考。這需要我們的大腦結構與尼安德塔人不同。

尼安德塔人擁有語言能力嗎?

新解剖學證據顯示,尼安德塔人的聲道和聽覺通道與我們現代人類並無顯著不同,從「解剖學」角度看,他們同樣具有通過語言溝通的能力。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發現於我們的物種中,表明曾經有過多次雜交,這也意味著有效的跨物種溝通和社會關係。

尼安德塔人製作木矛,使用樹脂來製作工具,還會用鳥爪製作吊墜和羽毛作為身體裝飾,這些都顯示了他們的技術能力和某種象徵性表達。然而,這些證據是否表明他們能夠像現代人類那樣使用隱喻仍然存在爭議。

尼安德塔人的藝術能力

尼安德塔人似乎使用羽毛作為身體裝飾。Bokeh Blur Background / Shutterstock
尼安德塔人似乎使用羽毛作為身體裝飾。Bokeh Blur Background / Shutterstock

尼安德塔人被認為曾在西班牙的洞穴牆壁上繪製紅色顏料,但這些洞穴藝術的證據存在方法學上的問題,未必可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早於4萬年前現代人類已經存在於歐洲,這使得尼安德塔人繪製這些幾何圖案的說法受到挑戰。

大腦結構的差異

3D數字重建的尼安德塔人大腦顯示出結構上的顯著差異。他們有相對較大的枕葉,用於視覺處理的腦區較多,語言處理的腦區較少。他們的小腦也較小,這個區域與語言處理和流利度有關。現代人類的大腦具有獨特的球形結構,這在30萬年前首批現代人類出現後才演化出來。

語言的演變

研究發現,我們在大腦兩側的語言存儲區域儲存概念,這些區域之間的連接方式在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類之間存在差異。現代人類的大腦能夠將不同的語義群組連接起來,這使我們能夠使用隱喻進行複雜和抽象的思考。

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類可能在使用圖像化詞語(iconic words)和語法規則方面相似,但在隱喻的使用上存在根本差異。這使得我們能夠創造出複雜的文化和思想,只是最終我們繁衍至今,而尼安德塔人則走向滅絕。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DALL.E

影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cc By4.0

參考出處:
1.Modern human incursion into Neanderthal territories 54,000 years ago at Mandrin, FranceSCIENCE ADVANCES

延伸閱讀:

1.刻意塑造命運? 從尼安德塔人到日本廣田人的頭顱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