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政變的新殖民主義背景

【苦勞網特約編輯陳韋綸/綜合編譯】7月26日,西非國家尼日發生政變,尼日總統巴佐姆(Bazoum)遭士兵扣押並軟禁在總統府至今。軍隊在48小時內控制國營的薩赫勒電視台,總統衛隊指揮官、上校阿卜杜拉赫曼(Amadou Abdramane)透過電視台宣佈結束現有政權,理由是尼日持續惡化的安全問題與治理不善,並且暫停憲法、實施宵禁,成立「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CNSP),並由他本人擔任委員會主席,形同尼日軍政府的元首。尼日政變是西非自2020年起第七次軍事政變,歐盟與西非區域組織「西非經濟共和體」(ECOWAS)也對尼日祭出經濟制裁,終止與尼日的貿易,而西非經共體也凍結尼日在其成員國的資產、在尼日上空設立禁飛區、關閉邊界,要求軍政府恢復巴佐姆總統職位,否則不惜動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介入。

相較於國際社會譴責政變,有為數眾多的尼日人民支持軍政府。首都尼阿美湧入上千名群眾,高喊「反對外國干涉」,甚至燒毀法國大使館。另一方面,鄰國馬利與布吉納法索也表態支持軍制府,並警告西方對尼日出兵,等同與這兩國宣戰。

根據《衛報》報導,這次尼日政變的導火線,是巴佐姆與軍方領導階層之間的「宮廷鬥爭」,因為巴佐姆先是開除了陸軍參謀長莫迪(Salifou Mody),並迫使其他軍事首長退休,擔任總統衛隊指揮官的阿卜杜拉赫曼據傳是巴佐姆下一個欲開除的目標。

政變背景:恐怖主義暴力猖獗

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高級講師阿賈拉(Olayinka Ajala)指出,尼日國內安全問題是這次政變的背景因素,該國在過去10年間頻繁發生恐怖攻擊事件,至今已造成1,800多人死亡。根據美國非政府組織「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資料計畫」(ACLED),尼日首都尼阿美(Niamey)所在的西南部,有「薩赫勒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分支「支持伊斯蘭與穆斯林」(JNIM)在活動;南部則有「博科聖地」與「伊斯蘭國西非省」(ISWAP);北部的阿加德芝市由於盛產黃金,亦吸引許多武裝組織在該國與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及查德間的邊境從事走私活動。

根據ACLED,自2018年起,尼日的恐攻事件數量持續攀升,並在2021年,即巴佐姆上任首年,創下歷史新高的死亡人數。恐攻事件數量在2022年繼續增加,不過整體死亡率已有下降的趨勢,而今年上半年的恐攻事件數量,也比去年下半年減少40%。

上述數據顯示:巴佐姆任期第2年的尼日,局勢似乎有所改善,這與軍政府以「安全問題持續惡化」罷黜他的說法有些出入。然而整體而言,尼日局勢實在動盪:近年來,尼日所在的薩赫勒地區(薩哈拉沙漠以南至蘇丹草原之間、包含茅利塔尼亞、馬里、布吉納法索、阿爾及利亞南端、尼日、奈及利亞、查德等國家,總長5,400公里的地區)已成為「全球聖戰主義中心」。根據澳洲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2023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排名最高的前十名中,薩赫勒地區國家便佔了四名:尼日第一、布吉納法索、馬利及奈及利亞三個鄰國分別排第二、第四與第八。

媒體與專家將薩赫勒地區的安全問題歸咎於國家治理不善、經濟衰退及極端氣候等原因,導致衝突與犯罪激增。另一方面,薩赫勒地區聖戰士崛起,則可以追溯至2011年西方國家軍事干預摧毀利比亞,格達費政府垮台後,武裝份子與資助武器隨之向外流竄,自馬利北部一路向南推進,並蔓延至薩赫勒中部,並在尼日、馬利、布吉納法索交界處茁壯。過去十年,薩赫勒中部已有260萬人流離失所。

為打擊薩赫勒地區的恐怖主義,西方國家挹注大量資金,並在尼日、馬利與布吉納法索建立軍事基地、部署軍隊,例如美國便在尼日設置無人機基地,在北非與西非執行攻擊任務。法國方面,隨著「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AQIM)佔領馬利北部,法國也從2013年展開「藪貓行動」(Opération Serval),派遣5,100名士兵從事「解放」任務。2014年,法國將藪貓行動轉變為「新月行動」,將反恐行動擴張至薩赫勒地區,號召加拿大與歐洲國家參與,後者在2020年組成為數600人的「塔庫巴特遣隊」(Takuba Task Force)協助新月行動。

西非的反法情緒

然而,法國在薩赫勒地區領導的軍事行動,並未成功阻止恐怖攻擊,反而令該地區的暴力事件不減反增。以馬利為例,暴力事件自2014年的115起,至2021年暴增為1,007起,數量增加超過八倍。法軍殺害平民的新聞亦時有所聞,例如:2021年1月法國以無人機襲擊馬利邦蒂村(Bounti),宣稱打擊對象是聖戰士,但是過兩個月後,聯合國調查報告卻揭露法軍襲擊目標其實是一場超過百人參與的婚禮,在22名遇害者中,僅3位攜帶武器,其他絕大多數都是平民。就在聯合國公佈報告前夕,又爆出法軍空襲邦蒂村東邊地區,殺害3名正在捕鳥的10歲孩童。法軍狹強大武力誓言反恐,但是安全問題卻未改善,加上時常爆發殺害平民及有罪不罰的醜聞,都令薩赫勒國家人民極度不信任法軍。2020年起,馬利數度爆發大規模反法示威,規模動輒數十萬人。示威者在首都巴馬科高喊「打倒法國、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焚燒法國總統馬克宏肖像。當2021年馬利經歷兩年內第二次政變、上校戈伊塔取代親法的巴・恩多(Bah Ndaw)成為軍政府領導人並驅逐法國大使後,馬利與法國關係惡化,馬克宏於2022年2月宣佈法國自馬利撤軍,並將大部分法軍移往尼日,巴佐姆公開歡迎法軍進駐,卻同樣引發國內的反法示威。

尼日成為西方國家在西非唯一的反恐夥伴後,西方對尼日的金援激增:歐盟預計在2021至2024年撥款尼日5億歐元,改善政府治理、教育與可持續成長,並在今年斥資2,700萬歐元,啟動「尼日軍事夥伴任務」(EUMPM)的訓練計畫,法國方面也在2022年提供約1.2億歐元的發展援助,美國則在今年3月宣布提供1.5億美元的直接援助。尼日國家預算的40%皆來自外國金援。

在馬利與布吉納法索相繼由反法軍事領導人統治後,尼日成為西方國家在薩赫勒地區僅存的反恐夥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宣佈資助消息時,稱尼日為西非「民主典範」,之後巴佐姆宣佈尼日將成為塔庫巴特遣隊總部時,也有意將尼日形塑為「問題較少的夥伴」、「歐盟的可靠盟友」,藉此爭取更多的西方支持。

法國在尼日的新殖民主義

法國與歐洲國家在薩赫勒地區挹注資金與軍隊,是因為薩赫勒地區的不安全局勢,包括各種極端主義武裝組織在此活動茁壯、走私毒品,將對北方的歐洲國家產生負面影響。

另一個棘手問題是難民危機。近年薩赫勒地區中部在國內流離失所者與難民數量激增,至今分別為300萬人與100萬人。歐盟擔心難民向北移動並跨越地中海進入歐洲,斥資上億元希望遏止移民流動。

作為尼日與薩赫勒地區其他國家的前殖民母國,法國至今仍牢牢掌控尼日的天然資源。

尼日盛產鈾、黃金與石油,上述三種天然資源出口,即佔該國收入一半,但是尼日仍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在全國2,500萬人口中,有40%、約1,000萬人身處極端貧窮,每日生活費不及1美元。尼日是全球人類發展指數(HDI)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且飽受水資源短缺、糧食不安全、氣候變遷與人口急速成長等問題所困擾。

在鈾礦方面,尼日是全球第四大鈾出口國,每年出產3,000噸鈾礦,產量佔全球總量7.5%,在世界能源需求增加、核工業吹捧鈾礦作為關鍵能源之際,尼日人民卻未得益於該國豐富鈾礦。相反地,尼日的鈾礦開採見證該國如何被新殖民主義剝削,礦坑工人與附近居民承受健康風險與環境污染。

尼日鈾礦大部分出口至法國,法國的核反應爐所需燃料有三分之一來自尼日。1960年尼日脫離法國殖民宣告獨立後,其天然資源卻難脫離前殖民母國的掌控。目前尼日兩個主要礦區:北部的阿爾利特(Arlit)以及鄰近的阿庫塔(Akokan),分別由阿爾利特礦業公司(SOMAÏR)及阿庫塔礦業公司(COMINAK)經營,兩間公司皆由法國核能巨頭歐安諾集團(Orano,前身為阿海琺 AREVA)經營。名義上,阿爾利特礦業公司及阿庫塔礦業公司雖然皆為國營企業,實際上尼日政府卻未持有大部分股權(分別為36%與31%),歐安諾集團對阿爾利特礦業公司擁有超過六成股份,而根據尼日政府與歐安諾集團於國家獨立後不久簽訂的協議,後者僅需支付5.5%的收益,作為採礦的特許費。

歐安諾集團在尼日阿爾利特及阿庫塔的鈾礦開採,留下4,500萬噸的礦渣,這些放射性的礦渣被堆置於露天礦場,其輻射物質污染當地土壤、水源與空氣。綠色和平研究報告發現礦區輻射濃度高出背景值500倍,鄰近礦場的城市街道也偵測到高出正常水平50倍的輻射劑量。開採鈾礦的工人荷爾蒙系統失調、罹癌、不孕、嬰兒出生畸形或是孕婦流產的病例增加。但是由歐安諾集團資助的當地醫院,卻拒絕承認工人疾病與採礦工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