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首位民選領導人遭廢黜 非洲薩赫爾地區3年7場政變

2021年上台執政的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是尼日1960年擺脫法國殖民獨立以來,第一位民選、而且權力和平轉移的國家領導人。他執政期間改善國家的管理與健康、教育等服務,透過談判試圖解決地方的不滿與族群衝突,以特赦勸說聖戰份子放下武器,並歡迎西方國家派兵進入尼日訓練部隊、打擊恐怖分子。

但7月26日以總統衛隊首長蒂亞尼(Abdourahamane Tchiani)為首的軍系人馬,卻以「政府無能處理日漸惡化的安全問題」為由,廢黜貝佐姆、實施宵禁、暫停所有公部門機構運作,宣布由「國土安全委員會」接管政權。

尼日是西非最大的國家,總人口2440萬人,每5人當中就有2人極度貧窮,一天的生活費還不到2.15美元。

政變過後,區域內15國所組成的西非共同經濟體對尼日實施嚴厲的制裁,首都尼阿美基本生活物資價格飛漲,停電的情況變得更加惡化。

尼阿美市場代表賽尼指出,「政變發生之前,一罐油賣2萬2000非洲法郎,現在賣3萬3000非洲法郎;一袋米之前賣1萬1000非洲法郎,現在是1萬4000或甚至1萬5000非洲法郎。」

尼日地處的薩赫爾地區,是一條從東非到西非的帶狀地區,因地處沙漠非常貧窮,成為ISIS、蓋達組織等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壯大的溫床。

2012年起動亂不斷,但除了法國、美國以外,絕大多數西方國家都不願直接介入,美國之前在尼日有1100名駐軍,並在北部沙漠地區設有2個無人機基地,法國則是有1500名駐軍。

然而除了薩赫爾,民兵還掌控奈及利亞東北部和索馬利亞大片地區,總計撒哈拉以南每10位非洲人就有1人,活在恐怖陰霾之下,截至今(2023)年6月的12個月裡,有超過2萬2000非洲人死於聖戰士衝突,較前一個年度增加了50%,是2014年ISIS在伊拉克最盛時期殺害人數的一倍。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西非共同經濟體對軍政府發出的最後通牒,6日到期當天,尼阿美街頭湧現數千人示威,焚燒法國國旗、甚至攻擊法國大使館。

尼日規模最大的穆穆尼大學,校園裡的學生亦都紛紛向媒體表示,如果西非共同經濟體出兵介入,他們不惜犧牲性命捍衛新上台的軍事政權。

穆穆尼大學醫學系學生泰雅布表示,「如果你看一下統計的話,實際上尼日自己的自然資源拿到的還不到5%。如果你看看我們的歲收、我們的儲備金,實際上尼日將自然資源賣出國,法國最高就佔了50%。我們怎麼會到2023年才知道這個?我們是仍在1960年殖民協議階段嗎?直到現在法國最多拿了我們近半的財富,然而我們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的領袖們長久以來都沒有遠見。」

反法氣氛高漲之際,尼日軍政府也追隨馬利、布吉納法索,這2個也是政變奪權的軍政府,向俄羅斯的傭兵集團瓦格納尋求協助。

華府戰略穩定顧問主管伯納德提及,「我們在那個區域看到瓦格納集團和FAMA馬利武裝部隊,他們所謂的清理行動,表面上是反恐任務,我們看到的卻是2個團體一連串侵害人權的行為,無意間就給聖戰士團體提供了孳生的空間,讓這些村落覺得應該和聖戰士為伍而不是政府。」

專家指出薩赫爾地區之所以被貼上「政變帶」的標籤,本質不在軍事,而在於人民對貧窮、對殖民主義遺留問題、精英貪污、政治與種族緊張、司法不公的怨怒。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西非布吉納法索金礦爆炸 至少60死逾百傷
東非25年來最嚴重蟲害 奈及利亞大火3死
今晚冷氣團漸增強 越晚越冷.降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