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醫師免費治療白內障 13萬患者重見光明

治療營地前,患者們整齊地坐在椅子上,每個人的眼睛上都有紗布覆蓋,等待拆除紗布,重見天日。

位於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高處的小鎮巴桑塔布爾,有一座眼科疾病的治療營地,專門治療白內障,並為貧困的白內障患者動手術。

這一天剛好是前一天動完手術的患者,準備拆紗布觀察情況的日子,負責手術的醫師魯特,來幫患者拆紗布。只見患者拆完紗布,先是呆愣後,就有些激動地起身擁抱醫師。

白內障患者凌布說:「以前我無法像別人那樣,光明正大地抬著頭走路,必須低著頭走路,但現在我可以自豪地抬頭看東西,我很開心。」

不只是年輕患者凌布,還有一位女士因為眼睛得以重見光明,興奮地當場跳起舞來。

經營這處營地的眼科醫師,是今年68歲的桑杜克魯特,他是尼泊爾的瓦隆人,手術經驗豐富,擁有超過13萬例眼科手術成功的經歷,還曾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魯特出身於中國跟尼泊爾邊界的一個偏遠村莊歐朗芎哥拉,是當地的瓦隆人。小時候因為讀書很有天賦,為了讓他進入好學校,魯特的父親帶著他翻山越嶺,走了2週的路,才進入大吉嶺的教會學校,住校念書。

10多歲時,他搬到加德滿都,跟妹妹共用一個小房間,直到妹妹感染肺結核,13歲過世前,期望魯特能做有益於大眾的事情。

最後魯特鑒於尼泊爾是全球眼科疾病白內障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決定以自己的專長,為貧困的白內障患者募款動手術。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魯特表示,「你能看到在這裡,眼科護理是多麼的困難;獲得醫療保健是多麼困難;獲得教育多麼困難。他們的生計怎麼會如此困難?這是21世紀,不是18或19世紀,我認為他們值得過上更好的生活。」

魯特為患者動手術時,會赤腳踩著地板,便利他調整顯微鏡跟相關設備;在移除混濁的水晶體後,會植入新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平均時間,大約是7分鐘。

這些植入的人工水晶體,都是他在加德滿都的科研工廠所生產的,每個成本只有4美元,相當於台幣125元。

為了能持續為患者動手術,他在印度裔的英國企業家泰吉科利資助下成立基金會,發起募資活動,並招募更多眼科醫師投身計畫,期望能在2030年前,為50萬名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

泰吉科利說道,「我認為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如果不能盡我們所為,去終結這種不必要的失明,就是種犯罪。如果有人花50美元,就能為盲人手術看病,還有什麼是比這更好的花錢方式呢?」

過去曾在90年代,在美國涉嫌進行郵件詐欺,因此遭判刑並服刑將近7年的科利,出獄後在中美洲哥斯大黎加成立了公司,經營線上支付系統,還一度擁有許多遊戲課金網站,如今他轉投資電子商務平台、房產跟美國佛州的人造血公司,身價至少上千萬美金。

科利期盼,除了資助手術做公益贖罪外,也讓更多人因此恢復視力。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纖維肌痛症患者多女性 醫:莫名疼痛逾3個月應盡速治療
心外醫師謝世榮 持續30多年畫手術細節
誤以為白內障熟了再開刀 恐致視力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