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濛河雙堠水庫工程爆縣府強徵土地 村民將上告法院

山東濛河雙堠水庫工程爆強徵土地爭議,廠商未經村民同意強行毀壞林地,抽砂買賣,引發村民不滿。(圖取自網路)
山東濛河雙堠水庫工程爆強徵土地爭議,廠商未經村民同意強行毀壞林地,抽砂買賣,引發村民不滿。(圖取自網路)


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蒙河雙堠水庫建設爆發土地徵收爭議,地方政府在還未和當地村民達成相關賠償協議,取得同意書的情況下,就勾結廠商毀壞林地,甚至還強抽河砂買賣,引發村民不滿,在協調未果、上告無門的狀況下,村民已經準備委請律師,進行法律訴訟,爭取權益。

山東濛河雙堠水庫工程 爆土地強徵爭議引爆村民怒火

被視為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的蒙河雙堠水庫,水庫容量高達1.4億立方米,總投資約116億元人民幣,堪稱淮河流域綜合規劃的重大水利工程,預估建成後,將能有效緩解沂河幹流和臨沂市區的防洪壓力,完善山東省水資源配置格局。

但整個水庫工程卻在近日傳出了縣府強徵土地的爭議,縣府在未和當地村民達成賠償協議,簽署相關同意書的狀況下,竟然勾結廠商,直接毀壞林地,甚至還強抽河砂買賣,讓當地村民怒不可抑。

熟悉整個案情的人權律師陳光誠說:『在沒有簽署賠償的情況下,沒有簽署這個同意書協議書,也沒有進行賠償的情況下,那當地政府就把這個林地啊,賣給了其他的商人,就是官商勾結,然後這些商人就開著抽砂船,在那河裡把這砂全部要抽掉,包括老百姓的林地,這個土地、這個林地上邊是土他們要拉走,下邊是沙子他們要抽走賣掉,那在這種情況下,你不給老百姓錢,老百姓當然就不會同意啊。』

土地賠償標準 縣民和村民未取得共識甚至違法扣稅

不僅如此,當地村民陳先生還向我們反應,縣府的賠償作業根本就是單向和村幹部進行協調,而根據他們了解,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每一畝地賠償金可從6萬到30多萬人民幣不等,但縣府卻選了一個最低的賠償標準金額,再加一千元,也就是6萬1千元,還要扣除百分之20的稅金,最後只剩4萬8千8百元,但他說,這是補償款根本不能扣稅,政府完全就是違法。

陳先生說:『他們現在賠的標準也是不對的,他們現在就是只給我們村子打的是一畝地4萬8千8百元,律師就說他不是一畝地賠6萬1嗎? 就說他政府不能扣那20%的稅,稅是不能扣的,因為這種補償款政府是不拿稅的,所以這個他首先就犯嚴重的違規違法了。』

匯入村辦賠償金  村幹部揚言不會分給村民

陳先生說,這樣的賠償標準,百分之90的村民都不能接受,但縣府卻和村幹部達成協議,並打了1千4百多萬人民幣的賠償金到村辦,不過,村幹部卻跟村民說,這筆錢是給村辦公室的,一分錢都不會分給村民,這更是讓他們傻眼。

村民盼能比照其他省分 可耕地賠償能一畝20萬以上

至於村民要求的賠償金額,陳先生說,他研究過像雲南省類似的案例,因此希望縣府針對可耕地至少可以賠一畝20萬以上人民幣,而經濟價值較低的林地,也希望一畝能有13萬8的賠償金。

陳先生說:『中國不是有二、三十個省份嗎?山東省是經濟強省,在全國排名不是前四、前五位嗎?但是雲南省是貧困省份,落後省份,雲南省我了解過,他們的就是縣政府徵地都賠到21萬多,為什麼山東省是經濟強省卻只賠6萬1,我就說是不是到底是政府,就說是政府不作為呢?還是錢被他們貪污了?』

為逼村民就範 縣府祭出各種威脅手段

不過,不僅縣府和地方村民對相關償賠標準的看法差距過大,村民直到目前為止,也根本找不到可以溝通的對象,而縣府就以賠償金已發放至村辦為由,在一個月前用鐵絲封鎖了村民承租的林地或可耕地,讓他們求助無門。而為了逼村民就範,縣府也祭出了各種威脅手段。

陳光誠說:『共產黨就開始威脅啊,家裡有學生的就說,那你要不同意我們的要求, 那你的學生就不能考大學,已經畢業的、工作的,就會威脅說,那你要不聽黨的話,你的孩子就找不到工作,任何一個政府部門都不會要你,已經找到工作的,在部門工作的,他就會說,你如果不聽黨的,那我們一個電話,你這孩子工作就沒了…通過各種各樣的威脅來要他們去就範。』

濛河一年到頭皆斷流 陳光誠質疑水庫本身是弊案

不僅如此,陳光誠更質疑,這個水庫工程根本就是個弊案。

他說:『濛河一年到頭十個月是斷流的,根本沒有水,他們為了上項目,從這個項目中拿到一些利益金錢,然後就虛報,就是我修成水庫,是為了防止水患,是為了收集水源,但一個斷流的小河流,哪來的水患?哪來的水源?這純粹就是胡扯,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利益集團了,很大的利益鏈。』

為討公道 村民將委請律師上告法院

而根據了解,光是陳先生一村就有200多畝的林地及200多畝的可耕地,如果擴及整個雙堠水庫工程地區的話,受害人將不計其數,賠償金額更難以估計。為了維護自身權益,當地村民已準備委請律師,向法院提告,希望透過訴訟,討回公道。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