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難容二虎!中印關係僵持不下 美國期刊深入剖析5大因素阻礙兩國關係正常化

中國與印度因為邊境衝突而關係緊繃,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甚至形容兩國關係「不正常」。中國對印度與西方日益增加的安全合作感到擔憂,特別是從2017年四方安全對話機制重啟以來。美國期刊《外交家》指出,美國的角色、西藏問題、有爭議的邊界、中國的自我認知、中國對印度的看法等數個因素阻礙了中印關係正常化。

中國的自我認知

美國期刊《外交家》(The Diplomat)認為,中印緊張關係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將自己視為文明中心,認為周圍國家都是野蠻國家,這導致中國忽視其他文化,包括印度文化,無論是過去或現在,中國都不願意承認古印度的佛教及梵文的文化貢獻就能明顯看出這一點。

<cite>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美聯社)</cite>
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美聯社)

這種態度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就已經存在,例如出生於1893年的新儒家哲學家梁漱溟主張將消除印度的影響作為中國復興的先決條件。迄今為止,這種優越感在中國的世界觀中仍然根深蒂固,《外交家》指出這或許也是中國反對印度在G20文件使用梵語短語「Vasudhaiva Kutumbakam」(「天下一家」)的原因。

中國對印度的看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9月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派總理李強代為出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並未對習近平缺席提供任何理由,顯示中國不重視印度G20輪值主席國身分。

《外交家》認為,中國對印度的評價矛盾,它認為印度低人一等,不配成為區域強國,更不用說成為全球強國,印度民眾在微博等中國社群平台上被嘲笑為「小丑」。然而,由於印度快速成長的經濟及整體物質能力,中國也將印度視為潛在的挑戰者,這種對印度的矛盾評價在先前的雙邊接觸中顯而易見。

自1998年5月印度進行核子試驗以來,中國一直不願與印度討論核武議題,也不願承認印度是核武國家,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為印度核武計畫制定了應變計畫。這顯示中國不願承認印度核武計畫的現實,不願承認印度的核武國家地位。中國認識到印度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及成為中國經濟替代選項的潛力,從而更堅定阻止印度崛起的決心,其手段包括透過頻繁的邊境入侵。

邊境爭端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執政期間對劃定有爭議的邊界漠不關心,這有礙於解決領土爭端。然而,如今不情願的一方變成中國,北京當局正延後解決邊界爭端,希望晚點達成更好的協議。中國的這種觀點是因為北京假設未來與印度的權力不對稱可能會加劇,因此除了跨越實際控制線建設軍事基礎設施,讓中國軍隊對抗印度軍隊時具有作戰優勢外,中國還一再違反雙邊邊界條約,包括1993年的《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cite>中印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印度軍用卡車駛過道路。(AP)</cite>
中印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印度軍用卡車駛過道路。(AP)

2020年5月,中國派遣多達1萬人的解放軍部隊駕駛裝甲車、攜帶帳篷,到印度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拉達克地區(Ladakh)進駐紮營,那是夾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中國接壤邊界之間的敏感地帶,印度譴責中國穿越實際控制線,雙方爆發發生衝突,20名印度士兵及4名中國士兵喪生。

從那之後,中印邊界爭端變得更複雜,中國解放軍封鎖印度軍隊進入位於實際控制線印度一側的5個巡邏點。中國共產黨對印度政府要求從2020年4月起恢復衝突前狀態的要求不感興趣,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表示,雙方應該「超越」邊界問題。

西藏因素

鑑於中國解決領土爭端的條件取決於將西藏局勢牢牢置於其政治控制之下,中國與印度在邊境的交戰行為應與西藏因素一起看待。對中國來說,西藏代表安全的難題,北京當局將達賴喇嘛視為「分離主義分子」。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西藏,達賴喇嘛出走到印度,此後一直流亡印度。

<cite>2023年7月6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達蘭薩拉歡度88歲生日。(美聯社)</cite>
2023年7月6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達蘭薩拉歡度88歲生日。(美聯社)

為了削弱西藏的文化認同,中國正尋求透過自行任命肯順從的喇嘛來控制達賴喇嘛的繼任過程。中國規定未經政府批准的「活佛」轉世「非法或無效」,而這違背西藏的傳統習俗。如果達賴喇嘛在流亡印度時去世,那麼他的轉世自然會在印度誕生,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可以認定達賴喇嘛在印度指定的繼任者「無效」,還能要求印度交出繼任者,因為中國的新政策旨在系統性消除藏人身分認同並侵占社區。

對印度來說,這種可能的情況或許是真正的難題,中國已經對印度的西藏政策感到不滿,該政策讓印度接待西藏流亡政府並在印度積極開展「自由西藏」運動,讓雙邊關係變得複雜。

美國的角色

儘管中國對印度與西方關係的看法一直是二戰後雙邊關係的刺激因素,但如今美國對中印關係持續緊張的影響因素大多了。中國認為美國打算利用印度來威脅中國利益,擔心美國印太戰略一環的印美聯盟正形成。自2017年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重啟以來,中國的這個想法變得根深蒂固,中國將美國及印度之間的國防夥伴關係視為安全挑戰。

去年11月,美國國防部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表示,印度與中國雙方士兵2020年6月在邊境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流血衝突與僵持期間,中國試圖淡化危機的嚴重性,避免邊境緊張局勢促使印度與美國加強合作。事實上,中國官員甚至警告美國官員「不要干涉」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加勒萬河谷對峙事件後,中國的這種情緒升級,隨後印美安全合作也加強了。

為了幫助印度因應中國的邊境侵略行動,美國不僅前所未有地與印度共享即時情報及監視設備,去年還與印度在距離有爭議邊界僅約100公里處舉行聯合軍演,這再次激怒中國。中國認為美國對印度的國防支持只會讓中印邊界問題「更複雜」,並讓中印關係惡化。

結論

儘管中印之間存在深刻的經濟關係及對於全球問題的共識,但中印關係充滿衝突。由於巨大的權力不對稱、共同的地理位置、戰略分歧、中國日益增加的侵略性,中印關係似乎正在走下坡。

隨著中國進入實現「民族復興」夢想的「新偉大鬥爭」時代,印度面臨雙重領域的威脅,軍事現代化仍是印度領導層的首要目標,印度在印度洋的海軍存在穩定增加,這必須為印度的多管齊下戰略注入新活力,包括在邊境保持強大的軍事態勢,同時展開秘密管道外交,並與志同道合的夥伴進行外部平衡,例如在南海的海上戰線。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