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向中國敲警鐘 並未祭出撒手鐧

川普總統2日再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就在通話前一刻,美軍宣布當天已派海軍驅逐艦「史塔森號」(USS Stethem)巡航南海,進入被中國實際控制的中建島(Triton Island)12浬範圍,直接挑戰中國在南海聲稱的主權。這是美中日前首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不歡而散後,美國向中國連續射出的第四支箭。

在川習通話之前,美國使出這個「小動作」,川習通話氣氛尷尬可想而知。然而,美國並未祭出撒手鐧,本周五、周六在德國漢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前,川普若無法從中國要到他想要的東西,「川普之怒」就可能在「川習會」發威,美中關係不無可能全面倒退。

川普上任迄今,內政因反對陣營掣肘處處受阻,外交則因倡導「美國第一」而與傳統盟友鬧僵,亟欲依靠中國在北韓核武問題上打開僵局。之前為營造美中友好氣氛,川普不僅未批准美軍到南海「自由航行」,4月初還特別派國務卿提勒森赴北京,講出習近平最想聽、歐巴馬政府抗拒的「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雙贏」的「新型大國關係」14字願景,令外界愕然。

習近平心領神會,在4月佛州川習會向川普開出兩張支票:一,願意在北韓問題上幫助美國;二是提出改善美中經貿關係的「百日計畫」。政壇菜鳥川普因此笑逐顏開,擔任其高級外交顧問的女婿庫許納不疑有詐,以為北韓核問題即將迎刃而解。為此川普逢人便誇習近平,美中儼然已成「準盟友」,還多次強調不會在貿易和南海問題上「為難」中國。

然而,美中「百日計畫」尚未有結果,川普就已發覺被中國「涮」了。其一,川習會後,北韓飛彈試射有增無減,迄今已達九次,被北韓關押的美國大學生之死,更讓川普顏面盡失;二,中國承諾對北韓經濟制裁並未兌現,與北韓貿易不減反增。

川普日前在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前發表推文,指中國在解決北韓問題上雖作了努力,但「未起作用」,被視為對北京發出初步警告,指望北京有具體行動,卻未獲北京回應。因此,外交安全對話結束,川普政府同一天即向北京射出三支箭:制裁與北韓有往來的中國丹東銀行和一家船運企業、宣布對台14.2億美元軍售、把中國列為人口販運問題與北韓、敘利亞一樣嚴重的國家。

這三支箭一箭射向中國與北韓經貿紐帶;一箭射向北京最忌諱的台灣問題;一箭射向中國人權問題,均極具象徵意義。三箭射出,標誌自川習會以來營造的美中蜜月期正式結束。而美國2日向中國射出第四支箭:派驅逐艦巡航南海,挑戰中國自1974年就實際控制的中建島主權,向中國發出的挑戰信息更強硬。

儘管如此,川普對中國仍留餘地,對本周川習會和今年川普訪問中國行程仍有期待。這「四支箭」仍只算是「薄懲」,後續更加強硬的對抗舉措,可能在醞釀中。

首先,美國對台軍售儘管是川普上任以來首次,但並未包含最先進的F-35戰機,對中國大陸構成的實質軍事挑戰不大,更像是政治姿態。但國會參院軍事委員會通過,美國軍艦今後定期停靠台灣,如果在參院全院和眾院都通過,川普也簽署,將對美中台關係帶來爆炸性衝擊。

其次,美國制裁中國地方性的丹東銀行,而非國營四大銀行,也考慮對美中經濟關係的負面效應。美中經濟合作「百日計畫」接近驗收時刻,中方指雙方已在農產品、投資、能源、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達成十項早期收穫成果。是否可解決川普念念不忘的消除美中貿易失衡,攸關川普對選民承諾把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並對中國商品徵收45%關稅;如實際成效不彰,美中貿易摩擦甚至開戰,就難避免。

再次,川普上任後,美軍雖已在南海「自由航行」兩次,卻只是「路過」,言行都有節制。未來若升級為軍事行動,譬如南海舉行軍事演習等,勢必引起中國反制,新興大國與老牌強國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前景難料。

必須指出,川普以北韓問題主導美國的亞洲政策,既不明智也非常危險。亞洲問題錯綜複雜,川普內閣各部會還有次長、亞太助卿等400多名官員迄今未任命,政策不完整、執行和協調無力,把所有問題都綁在北韓問題上,對美國更有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