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攻敍一舉三得

川普常把梅蘭妮亞拋在後頭引熱議 禮儀專家:這是不尊重的行為

作者:黎蝸藤

美國時間週四(4月6日)晚上,川普在與中國主席習近平晚飯過後,突然召開記者會,宣佈已經授權美國軍事打擊敍利亞政府軍。美國總共59枚戰斧導彈,攻擊了敍利亞政府軍的一個軍事基地。這個大膽的行動頓時成為世界最矚目的新聞。

敍利亞内戰多年,各種勢力不斷加入,已經成爲不折不扣的微縮版“世界戰爭”。最基本的角力者是受俄羅斯、中國和伊朗支持的阿薩德政權、受美英法以及阿拉伯國家等支持的反政府自由軍武裝、ISIS恐怖主義陣營、庫爾德人武裝、以及反庫爾德的土耳其政權等。其中自由軍武裝與ISIS陣營的關係千絲萬縷,難以仔細區分。多年戰爭死亡無數,壯大了ISIS,為世界平添幾百萬難民。

敍利亞内戰源於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美國一開始態度猶豫。歐巴馬政府支持民主,阿拉伯之春被標籤為民主運動,巴沙爾·阿薩德子承父業,是中東世俗獨裁政權的代表,歐巴馬沒有理由不站在民主的一方;美國的中東阿拉伯盟友都以遜尼派爲主,對什葉派的阿薩德早就不滿,也推動阿薩德。但另一方面,敍利亞是俄羅斯的盟友,也是俄羅斯最後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所在,是普京不可丟棄的棋子;俄羅斯的盟友還有中國與伊朗。所以,歐巴馬雖然最後決定干預,卻奉行「站在背後」(stand behind)戰略,意思是自己不出頭,只在背後撐腰。於是以當地武裝爲主,美國只提供火力不大的槍砲。即便對ISIS實施有限打擊,也主要利用法國等盟友牽頭,以北約名義出手。

這種懦弱的戰略早已為美國國内鷹派所詬病。加上中俄伊的支持與中俄在聯合國的阻撓,一度搖搖欲墜的阿薩德政權奇跡般地多次渡過難關。2013年,歐巴馬為阿薩德劃下紅線,「使用化學武器就打擊」,結果敍利亞不久後就發生化學武器襲擊反對派控制區事件。歐巴馬卻食言,「紅線論」淪為笑柄。內戰結束遙遙無期,敘利亞成為殺戮戰場。這成為ISIS在2014年初突然壯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之後俄羅斯揮軍幫助政府軍,美國卻一直只空襲ISIS,不打阿薩德。敘利亞有被政府軍完全控制的趨勢。

4月4日,在反對派控制的Khan Shaykhun市發生毒氣襲擊,86人死亡。與2013年一樣,誰發動毒氣襲擊永遠是說不清的。美英法等認為是政府軍發出攻擊,挑戰美國底線;而阿薩德與俄國則說是毒氣是反對派所有,政府軍只是摧毀這些據點時暴露了這些毒氣。在聯合國上,又是一貫的美英法vs中俄的爭論。

類似情景,重複劇情,正是對川普總統的考驗。川普在競選時一再指責歐巴馬軟弱,如今自己又如何應對呢?川普迅速發出攻擊指令,不啻為一招秒棋。

首先,川普彰顯了自己的「硬漢」作風。美國在過去八年,強調「軟實力」(smart power),除了「打落水狗」式的不對稱襲擊,對強敵喪失了用武的勇氣。正因如此,普京才敢以武力為後盾,強占克里米亞、搞亂烏克蘭、不時恐嚇一下北約盟國、揮軍敘利亞。其實普京也不是這麼勇武,俄國戰機被土耳其擊下、大使被槍殺,俄羅斯也不敢對土耳其動武。只是歐巴馬軟弱,才令俄羅斯得寸進尺。參議員麥凱恩一直指歐巴馬是史上最軟弱的總統,並非沒有道理。

川普攻擊阿薩德的軍事基地,在戰術上可能沒有什麼大幫助,但是在整個氣勢上,卻宣告「敢出手」的美國已經回來了,美國是「認真的」,過了美國的紅線就必須付出代價。這種態度上的變化,會令整個中東局勢徹底改觀。

其次,川普在大選後,一直受到「通俄」的指控。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通過黑客以及維基解密,發放對希拉里不利的資料,把對俄強硬的希拉里搞下去。這令川普得益,是個不爭的事實。而在選舉中以及選舉後,川普處處表現出親俄的姿態,更令人懷疑川普與俄羅斯「勾結」。選後,情報機關爆出的川普團隊與俄羅斯在大選中的聯繫,被認為是勾結的證據。情報機關與國會也就此展開調查。“通俄”指控既動搖川普當選合法性,又是引來共和黨反俄鷹派,特別是麥凱恩等在多個議題與川普唱反調的原因。

川普一直傾向親俄政策,但在此事上,冒著與普京交惡的風險,「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掃「親俄」的指責。連麥凱恩也發信讚揚。如果川普堅持這種態度,共和黨在俄羅斯問題上能團結一致,那麼對川普政府加強執政能力好處自不在言,其當選合法性也得到鞏固。

第三,中國支持阿薩德的態度路人皆知,川普選擇在習近平來訪的時候發出這個指示,不啻是對習近平的下馬威。雖然傳說中,習近平訪美而要求「每個細節都不能出錯」,連握手也要保證不會出現像安倍那種尷尬的情況,但想不到川普會出這招。阿薩德的攻擊可謂不合時宜。

對中國來說,更需要警惕的是朝鮮問題。中國反對美國打金正恩,正如俄羅斯反對美國打阿薩德一樣。美國是否在朝鮮問題上會再次如此強硬,拋開中國直接攻打朝鮮,當是中國要仔細思考的問題。這也會在即將來臨的美中大談判中增強美國的底氣。

作者簡介:黎蝸藤,旅美歷史學者,哲學博士,近年專注東海與南海史、國際法與東亞國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