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貿易戰祭農業補助 恐效果有限且帶副作用

(法新社紐約29日電) 為彌補美國總統川普掀起貿易戰對國內農民的影響,美國政府祭出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660億元)緊急補助措施。但專家指出,這些措施只能暫時救急,且可能挾帶若干副作用。

美國農業部24日宣布補助方案,協助農民因應主要貿易夥伴國採取「非法報復性關稅造成的貿易損失」。

方案內容包括直接撥款給大豆、高粱、玉米、小麥、棉花、乳品和豬肉生產商,以及收購一些大宗商品項目的過剩產量,包括蔬果、堅果、稻米、牛肉、豬肉和牛奶等,提供給食物銀行。

曾任美國農業部經濟學家,現任職於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的葛勞伯(Joseph Glauber)告訴法新社,這樣的補助規模「前所未見」,但效果卻有限,且會帶來「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葛勞伯說:「如果現在就彌補生產業者,不會出現要替農民解決貿易紛爭的真正迫切局面。」他指出,較長期而言,美國作物面臨的市場損失,比短期財務衝擊嚴重得多。

目前美國生產的大豆1/3賣到中國,懲罰性關稅措施生效後,中國進口商很可能轉向巴西採購,美國之後恐難贏回市占。即便歐洲聯盟(EU)開始加碼採購美國農產品,中國仍是全球2/3大豆出貨的目的地。

葛勞伯表示,美國農民想要的是貿易,不只是「在斷腿上貼OK繃」而已。

另方面諷刺的是,補助款受惠者可能包括中國企業。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家赫特(Chris Hurt)指出:「養豬業由超大型企業把持。美國最大養豬及豬肉生產業者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 Inc.)便是由中國企業持有。」

分析家還說,其他受貿易戰影響的美國產業,現在也可能期待獲得政府援助。美國民主黨資深聯邦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紓困會停在哪?鋼鋁用戶呢?我們的外國競爭對手鎖定的其他產品呢?他們也將獲得紓困嗎?」(譯者:張正芊/核稿:林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