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 中國會改變對台灣的算計嗎?

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對台灣冷漠不關心,這是當時「華盛頓不對外公開的最糟糕秘密」。(圖片來源/flickr)

美國共和黨今年可能又選出川普,再戰民主黨的拜登,角逐總統大位,11月初大選時,美國選民可能再度選出川普為總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經新聞1月30日一篇文章標題就提出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川普若當選美國總統,中國會改變對台灣的算計嗎?

川普不在乎台灣,最愛比喻台灣是筆尖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的氣勢越來越強大,許多觀察家正在研究川普若當選總統,美國對台政策會受到那些影響,以及這是否會改變北京的盤算,包括中國公開對台政策的時間表,表達兩岸統一的願望。

「在川普執政的大部分時間裡,華盛頓最保密的情報就是川普不在乎台灣。有傳言稱,他甚至在與中國官員會面時也說過這樣的話。」前總統歐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梅德羅斯(Evan Medeiros)告訴《日經新聞》。

川普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在他2020年出版的回憶錄《事發之室》(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寫道,川普最愛打一個比方,指著他的一支筆的筆尖說:「這是台灣」,然後指著坐在橢圓形辦公室歷史悠久的Resolute辦公桌說:「這是中國」。

最近,美國前政府官員、喬治華盛頓大學艾利奧特國際事務學院教授薩特(Robert Sutter)為美國「國家亞洲研究辦公室」撰寫評論,指出拜登總統承諾在台灣遭受台灣攻擊時將使用美軍保衛台灣,抵禦入侵的共軍,拜登已經4次公開這樣說,這種警告對北京起到強大的威懾作用。

拜登曾4次公開表態會保衛台灣

他寫道:「拜登在台灣受到攻擊時向其提供援助的非凡姿態表明,本屆美國政府比冷戰時期以來任何一屆政府都更有可能,直接參與以武力反擊中國解放的攻擊。」

薩特在接受《日經新聞》訪問時表示,拜登堅定支持台灣的立場影響美國其他盟友和夥伴,特別是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

薩特就馬尼拉從親北京轉向親華盛頓的立場問道:「為什麼小馬可仕要冒著惹怒中國的風險?如果你只看到他為了自身利益,那就沒有多大意義,但是如果你對美國的立場充滿信心,那麼它就有意義。」

如果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立場不那麼明確,盟友與敵國對美國的看法可能會改變。

梅代羅斯同意這個看法,他強調:「拜登已經4次表示他將保衛台灣,他說一、二次,你可以解釋他口誤,4次就不是口誤了。」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5月在東京赤坂賓館發表講話,當時他第4次公開表示若中國解放軍犯台,美國將派兵保衛台灣。

川普對於是否保衛台灣,不正面回答

現為喬治城大學教授的梅代羅斯表示,拜登的言論「迫使中國必須再三考慮軍事選項,因為在拜登的領導下,美國會做什麼非常清楚」。

針對台灣議題,川普曾在2023 年7月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發表一些言論,這些談話仍然縈繞在許多觀察家的腦海中。

當時主持人瑪麗亞·巴蒂羅莫(Maria Bartiromo)詢問川普可能第二次當選總統,屆時美國是否會派兵保護台灣免受共軍的侵略,即使這意味著美軍可能與中國開戰,這位共和黨前總統沒有給出直接答案。

「我不想正面回答,因為如果我有可能出任總統,我現在不想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回覆說。

川普接著說:「如果我回答這個問題,這會使我處於非常糟糕的談判地位。話雖這麼說,台灣確實搶走我們所有晶片生意。以前我們自己生產晶片,現在都是台灣製造,我們應該阻止他們,我們應該對他們課稅,我們應該對他們課稅。」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者潘兆民告訴《日經新聞》,假設川普再度出任總統,他對台灣晶片產業的批評可能會嚴苛。他說,川普的台灣政策是基於「美國優先」、美國利益、甚至個人選舉利益,他擔心台灣可能被用作美國與中國達成協議的交換籌碼。

學者認為台灣沒有搶走美國晶片生意

對此,台灣官員的措詞更加外交辭令。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告訴《日經新聞》,台美關係獲得美國歷屆政府跨黨派的支持。他說,台美經貿關係合作密切,雙方經貿和產業結構互補互利。

針對川普批評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產業的說法,東京J.F. Oberlin University大學特任教授山田周平提出質疑,指出現在晶片業版圖更像是「三強鼎立」,各方互助互蒙其利。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當時採用新穎的「代工」經營理念,這意味著它專注於代工生產其他廠商設計的晶片。這是1986年美日晶片協議的一年後,根據該協議,在美國的堅持下,日本同意管制隊美國出口半導體,主要是DRAM記憶體晶片。

美國晶片公司轉向委託台積電生產,由他們設計的晶片。

山田表示,這是在矽谷科技新創公司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些新創公司希望獲得先進晶片的供應,但又不想承擔營運大型晶圓廠的巨大建造成本。

山田認為,台積電是支持蘋果或輝達等美國公司發展的重要力量,因為美國科技巨頭能夠將資源集中在創造更創新的服務或設計上。他估計台積電70%的營收依賴北美的科技公司,但是說台灣搶走美國工作機會,則是違反了歷史事實。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英日停止合作生產砲彈計畫 烏克蘭取得更多西方砲彈仍然不容易
新壽兩大股東互槓 黃天牧說重話:現金增資不容打折扣 大股東應負起責任
林濁水直言「複數召委」讓行政權獨大 點名「民粹梟雄」柯文哲「破壞性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