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若重返白宮 中國的新機會或新挑戰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登場,官司纏身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幾乎已確定代表共和黨參選。全球正密切關注,川普若重返白宮,美中貿易戰是否將再次升溫?而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是否將為中國帶來機會?

中美貿易戰恐捲土重來

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從此拉開中美貿易戰的序幕。美國後來對總共價值超過3,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也招來北京的報復性關稅。美中後來雖然達成協議,中國會增加購買美國商品,並且進行一系列經濟改革。然而,中國至今未能完全兌現承諾。

在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後,如果川普重返白宮,一般認為,他對與中國經貿關係的立場將更趨強硬。事實上,川普今年2月接受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訪問時就聲稱,如果再次當選,他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60%甚至更高的關稅。

這是北京絕對不樂見、卻也無力反制的情況。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指出,由於中美貿易存在著不平衡,中國無法對美國商品徵收相同總額的關稅。2023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470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的進口額為4,270億美元,這個簡單的事實決定了在美中貿易戰中,中國沒有那麼多籌碼來對美國貨品徵收關稅。

儘管如此,一旦中美貿易戰升級,北京依然會起身奮戰,畢竟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年的領導下,中國對內民族主義高漲,對外則是戰狼外交姿態,這樣的政治形象將北京逼入困境,不得不與美國對抗。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分析,有鑒於中國目前內部消費動能低迷、經濟前景堪憂,習近平有可能被迫採取較緩和的方式來因應中美貿易戰,因此可能為兩國關係帶來一些機會。

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 中國的可乘之機

除了貿易戰外,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以及他偏好從經濟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衡量與盟友的安全關係,也可能打破拜登形塑的地緣政治分野,破壞美國的國際信譽,而讓中國有機可乘。

以俄烏戰爭為例,川普曾表示,如果他當選,可以在24小時內展開俄烏談判,進而結束戰爭。有傳言指出,川普計畫透過施壓,迫使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來換取停戰。

除了俄烏戰爭,在台海可能爆發的戰爭上,川普也語出驚人的提出他的「作法」。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日前在一場募款活動上說,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他會轟炸北京。對此,中國國防部已不滿的痛批這種言論是「喪心病狂」。儘管川普的驚人言論不見得付諸實現,但仍可看出川普若再次上台,美中關係將面臨難以預測的挑戰。

川普對歐洲不滿 中國的機會出現

在歐洲關係方面,川普對歐洲的態度也將涉及未來的歐中關係發展。

川普今年曾經放話,聲稱支持俄羅斯攻擊對防衛支出未達GDP占比2%的北約組織(NATO)成員國。前美國駐北約代表達爾德(Ivo Daalder)表示,川普這番言論已顯示出他對北約的看法。如果這些計畫或想法成真,勢必讓歐洲國家再次失去對美國提供歐洲安全防衛的信心。

布魯金斯研究所指出,這將為歐洲帶來兩種情況:一是對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的渴望日益強烈;二是在如何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上,可能會採取更現實、溫和的立場,而這兩種都是中國希望看到的結局。

中國並已經開始拉攏想要在歐洲佔據主導地位的法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去年訪問中國時,習近平宣布中法之間是「全球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今年5月訪法時,更盛讚中法關係是「不同社會體制國家和平共處、合作雙贏的國際社會典範」。他之後並前往塞爾維亞和匈牙利訪問。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分析,習近平時隔5年再訪歐洲,目的可能就是要尋求削弱歐洲與美國的關係,希望歐盟能起到「制衡美國對中國敵意」的作用,並且鼓勵歐洲發展戰略自主來製造歐洲內部分裂,增加自己的機會。川普與歐洲的矛盾,對習近平來說是個有利的機會。

美日韓加速結盟 中國悄悄做準備

在亞洲方面,布魯金斯研究所指出,中國認為川普不會像拜登一樣堅守與盟友的承諾,可能將迫使盟友,特別是日本和南韓,必須重新調整與中國的關係,而南韓似乎正為此做出因應。外交家雜誌分析,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至今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採取「兩面下注」策略,一方面不顧中國反對,加強與美國和日本建立安全關係,並對中國在東海、台海與南海的強硬行為,以及中國與北韓的持續合作提出更多批評。

但是同時,尹錫悅也試圖與中國保持積極的關係,包括在近期的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中,將中國稱為「實現繁榮的重要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此外,尹錫悅也未依拜登政府要求,減少南韓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

川普若再次上台,美國在外交或經濟政策上的新走向與中國的利益將息息相關。華爾街日報就指出,中國已悄悄地為川普重返白宮做出準備。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出手 箇中原因?中國如何反制?
中國電動車加稅 專家:彰顯中企在歐本土化重要性
歐盟加徵反補貼關稅 上汽:採取必要措施保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