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規拜隨?拜登延續多項川普外交政策,但最大不同是重視這個議題

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拜登已上任1年多,但《紐約時報》24日指出,與前任總統、共和黨籍的川普時期相比,拜登的外交政策方向沒有太大轉變,而對中國政策則是延續川普政策的鮮明例子。川普時期的副國務卿畢甘表示,延續政策是常態,且在條件沒變的情況下,會有巨大引力把政策拉到同樣位置。

《紐約時報》指出,對中國、中東地區的策略,以及海外美軍部署方面,拜登政府都延續川普政府的政策,像是沙烏地阿拉伯異議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2018年遭殺害肢解,拜登曾在競選時誓言要讓沙國成為「化外之國」(pariah state),但他持續在葉門戰爭援助沙國軍方,7月中還出訪沙國。

哈紹吉在沙烏地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總領事館內遇害,至今遺體仍下落不明,而美國情報單位認為,是由沙國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下令執行此殘暴任務。另外,美國聯邦眾議院情報、外交、軍事等委員會主席曾聯合致函拜登,要求他「重新校準」與沙國的關係。

2022年7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會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AP)
2022年7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會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AP)

2022年7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會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AP)

《紐約時報》6月稱,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席夫(Adam Schiff)表明,基於沙國王儲在哈紹吉命案中的角色,拜登不應訪問沙烏地和他會面。除了出訪沙烏地,拜登也訪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紐約時報》認為,川普提出《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來提升與這些國家關係,拜登則是強化此一關係。

曾誓言要讓沙烏地成為「化外之國」

對於美軍撤離阿富汗,《紐約時報》表示,不論川普或拜登,都是回應美國大眾的意願,但對拜登而言,更是完成他當副總統時未能完成的目標,當時拜登和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立場一致,都想結束這場「永遠的戰爭」,但軍方將領反對自阿富汗撤軍,因此無法達成目標。

2021年7月,拜登宣布同年8月31日撤離所有駐阿富汗美軍,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同年8月23至29日所做民調顯示,54%受訪美國民眾支持撤軍決定,42%反對。此外,國際危機組織(ICG)高級顧問菲努坎(Brian Finucane)直言,拜登政府高階成員對反恐戰爭的質疑很深。

2021年8月30日,美軍第82空降師準備登上C-17撤出阿富汗。 (美聯社)
2021年8月30日,美軍第82空降師準備登上C-17撤出阿富汗。 (美聯社)

2021年8月30日,美軍第82空降師準備登上C-17撤出阿富汗。 (美聯社)

菲努坎曾在美國國務院擔任負責軍事議題的律師,他告訴《紐約時報》,就算有所質疑,拜登政府也不願進行結構性改革,以減少反恐戰爭,並稱改革包括廢除2001年通過的《海外出兵授權法》(AUMF),該法是在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國會授權總統可下令出兵對抗發動911恐攻的相關一方。

「儘管拜登政府沒有要擴大AUMF適用範圍,但只要存在一天,之後的政府就能繼續使用」,菲努坎說,「其他官員能(以此)拓展反恐戰爭」。伊朗則是美國要處理的另個中東問題,不同於川普退出歐巴馬時期談定的伊朗核協議,拜登政府尋求與伊朗協商,重回該協議。

無意就反恐戰爭進行重大改變

不過協商陷入僵局,《紐約時報》指出,因為拜登政府延續1項川普時期的決定,即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列為恐怖組織,此為拜登和伊朗談判的障礙。至於中國政策部分,美國國務院延續川普時期決定,認定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人的行為是進行種族滅絕(genocide)。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AP)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AP)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AP)

拜登政府也繼續讓美國軍艦航行台灣海峽,並出售武器給台灣,以此嚇阻中國進犯台灣。《紐約時報》稱,最具爭議的是拜登政府維持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就算包括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內的高階官員和經濟學家質疑此政策的目的和效果。

《紐約時報》提到,拜登和他的政治幕僚敏銳地注意到,美國內的反對自由貿易聲音崛起,讓拜登政府不敢嘗試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該協定是歐巴馬時期,由12個環太平洋國家簽署,強化經濟來對抗中國,但川普2017年上任3天後隨即宣布退出民主黨進步派也反對TPP

「不論是川普或拜登政府,都沒有美國的亞洲盟友要求美國協助降低他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外交國防政策主任薛克(Kori Schake)向《紐約時報》表示,「川普和拜登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將中國問題過度軍事化,因為他們沒搞清楚經濟問題」。

北約領導人峰會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美聯社)
北約領導人峰會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美聯社)

北約領導人峰會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美聯社)

對民主看法是最大差異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艾許福特(Emma Ashford)說:「隨著時間過去,拜登沒有兌現太多選舉承諾,在中東和亞洲地區還是維持現行政策。」畢甘(Stephen Biegun)則稱,雖然川普和拜登這2位美國總統有頗大差異,但延續政策是常態。

「會友很大的引力把政策拉回相同位置」,川普時期的副國務卿畢甘告訴《紐約時報》,「議題依然相同,世界環境也相同,我們仍有大量相同的手段來影響他人,以達到相同目的,而且美國有還是一樣」。不過在對歐洲政策部分,拜登則是修復與西歐國家關係,因川普推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破壞此關係。

不同於川普擁抱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甚至因自身政治目的而擋下對烏克蘭的軍援(「烏克蘭門醜聞」),拜登及其幕僚則是一致重申北約的重要性,這也有助於美國和歐洲國家協調,給予烏克蘭軍事援助對抗俄羅斯。

美國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執行長波利亞可娃(Alina Polyakova)直言:「毫無疑問,說詞和政治很重要,若盟邦不相信美國會支持《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衛),並出兵協防盟友,那投資多少都是沒用的。」《紐約時報》亦稱,對民主的看法是拜登和川普之間最大差異。

川普讚揚獨裁者,甚至破壞民主傳統,被指責引發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動亂事件,反觀拜登是把民主提升至外交政策的意識形態中心,並於2021年12月歡迎來自逾百國的官員參與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薛克強調:「美式民主是有吸引力的美國軟實力,我們和在國際秩序中競爭的對象不同,且比他們好。」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中國積極擴張波斯灣地區影響力 法國外交官建議歐美這樣應對
相關報導》 拜登忽略了美中「大國競爭」盲點!專家:新冷戰加劇美國民主衰落,反而幫習近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