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運十週年」房價攀更高!無殼蝸牛買房夢更加遙不可及

在房價不斷飆升的現代,讓台灣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嚴重。民間團體在2014年發起巢運夜宿仁愛路,捍衛居住公義抗議行動,歷經十年,房價是攀更高,無殼蝸牛的買房夢更加遙不可及。從內政部及主計總處的資料來看,近10年來我國實質經常性薪資成長不到1成,但從2013到2023年房價卻狂漲5成,高房價跟所得脫鉤,儘管政府近年多次出手打炒房,房價卻越打越高。

圖/TVBS
圖/TVBS

工程師邱裕為:「以前可能那時候看,可能七八百萬,我現在回去看,哇,已經一千兩百萬了,不只是買不起的問題,就是說你也不想買,買不下去這樣子。」

景文科大教授章定煊:「我們現在正在創建一個世代,這個世代叫做買不起房的世代,差不多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年輕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人,他這一生他都不會有機會有自己的房子,台灣房價本來就是已經失控了,你覺得只輸香港,這個正常嗎?」

租屋族吳亮衡:「三隻小豬一起出發,然後去蓋自己的房子。」

34歲的亮衡是北漂族,在大台北定居十年,一家三口在板橋租屋,儘管是雙薪家庭,和妻子月薪加起來十萬初頭,但再怎麼努力,房子跟孩子也只能二選一。

租屋族吳亮衡:「在台北真的是沒辦法買房,就是買不起,因為一坪動輒五六十,與其買房租房子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可能,我的彈性還會比較大一點。」

拒絕加入買房賭局,因為買到更可憐,會成為揹上千萬房貸的屋奴。

租屋族吳亮衡:「後面的他要付三十年,四十年等等,這個是一個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必須要在二十歲,三十歲左右,就是決定說我到了七十歲,或者六十歲,我都必須要每個月,來去付這個房貸,這會讓我覺得,我的壓力會非常地大。」

年輕時為生活勞苦奔波,誰願意70多歲,還為了還房貸辛苦工作,高房價扼殺年輕人的信心與希望。

記者劉彥萱:「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住宅平均單價落在七到八字頭,單價破百萬的興建案更必必皆是,而我國房價所得比,十年來也從8.2倍,攀升至去年第四季的,9.97倍漲幅兩成,也就是民眾要不吃不喝近十年,才能買得起房,對一般的受薪階級來說,想要購屋真的是難上加難。」

觀察內政部實價登錄的預售資料,在2013到2023年間,成長3成以上,北市平均預售單價,從81.5萬漲到108.8萬,是全台唯一破百萬元的縣市,其中新竹台中台南更是翻倍,房價就像一堵看不見的高牆,年輕人越來越買不起房。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銀行法72-2裡面,它有一個對於建築貸款的一個比例的一個天條,百分之三十,但是金管會它用行政命令,去開放好多項目,它其實是不適用於這百分之三十的,已經因為這樣子的一個,行政命令開放的漏洞,造成有超過一兆元以上的,新台幣進入到房地產市場。」

一紙行政命令,上兆資金湧入房地產薪資漲幅,遠不及國家政策變化。

景文科大教授章定煊:「當這個盤變成投資盤的時候,貨幣供給很多,我們實質利率很低,所以買盤太強了,把這個房價一路拉上去了,所以你的所得在後面,怎麼追都沒有用,因為這個盤已經,跟基本面已經脫鉤了,而且脫鉤的時間,非常非常非常地久,這十年來,營造業跟不動產經營事業,實質薪資成長,最多最多也才增加10%而已,那更不要說我們其他行業,我們的服務業實質薪資成長還有6%,現在房價大漲,好到是金融業,我們憑什麼房價漲那麼多。」

圖/TVBS
圖/TVBS

攤開內政部及主計總處資料,2023年扣除通膨因素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是4萬1334元,十年來成長不到1成,但全台住宅價格指數,從2013年第四季的90.77,飆漲到去年同期的136.20,10年房價狂漲5成,高房價跟所得脫鉤,許多人口集中的都會區重劃區,房價更上漲超過一倍。

景文科大教授章定煊:「股市破兩萬點等等的這一些,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它並沒有真的如實反映在勞工身上,單靠工薪階層的薪水,白手起家,在都會區買到一個適合你,或是適合你未來要組建家庭的房子的這件事情,是越來越困難。」

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高房價,民間團體在2014年發起巢運夜宿仁愛路,捍衛居住公義,不過時至今日,當時無殼蝸牛的怒吼,政府依舊漠視,不敢成家立業的年輕人,只好選擇躺平。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房價已經高漲到目前這個程度的時候,其實很多年輕人,他已經不那麼願意相信,社會運動可以去改變高房價。」

住不起只好離開,天龍國出走潮持續擴大,北市總人口數,近五年少了約18萬人,房價高漲,就算是中產階級,甚至社會菁英,也只能望屋興歎。

在科技業擔任工程師的邱裕為與朋友合租家庭式公寓,但就連他年薪百萬也認為,台灣購屋門檻實在太高,只能把目光轉向其他國家。

工程師邱裕為:「我是買在曼谷那邊,是叫Rama9的一個地方,9坪左右是台幣310萬,台灣大概買兩坪廁所,台北市真的是買兩坪廁所,因為一坪150萬。」

大環境對年輕人太不友善,就算薪資位居前段班,全國前10%,想靠自身能力在台灣買房,也是奢望。

工程師邱裕為:「我絕對是落在10%以內的那一個,那我都覺得這個很困難,那10%以後的呢,就剩下那90%。」

高房價買不起房,更影響生養下一代的優先順序,面臨不婚不生少子化,引發國安危機,房子不該只是商品,投資炒作的工具,應重新思考居住意義。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高房價最大的原因是什麼,房子當作一個投資炒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們蔡總統不是講了,房子不應該做炒作,國外也都講說炒作,國外是真的是讓你不能炒作,那台灣你說有沒有炒作,事實上是有啊,我們的稅制改革是,還是半吊子嗎。」

景文科大教授章定煊:「我們現在在毀壞是這個世代的未來,現在賺是賺他們的,可是承擔以後是大家要來承擔,這是不公平的,我這邊在主張並不是什麼居住正義,我是希望我們的社會是有可持續發展。」

圖/TVBS
圖/TVBS

高房價成為國家病根,反噬經濟與社會發展,失控的房價,讓這世代的年輕人,被貼上窮忙的標籤,未來主人翁希望又在哪?

更多 TVBS 報導
高房價!青年淪為「屋奴人生」 新青安真能安心成家?
打炒房亂箭齊發 房價越打越高!桃園新竹漲幅最大
社宅為何這麼難抽? 說好的20萬戶進度體檢
慘啊!全台空屋率最高的地方 這個縣市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