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什麼樣的AI政策 才能促使企業成功轉型

台灣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及導入AI已經多年,但轉型成本仍然偏高,未必中小企業非ICT業者所能負擔。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及導入AI已經多年,但轉型成本仍然偏高,未必中小企業非ICT業者所能負擔。圖/本報資料照片

觀察國發會發布的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在五個月內已恢復到「穩定」水準,顯示台灣整體經濟正在好轉。不過,如果深入到製造業中分類的生產指數及出口狀況,卻可發現自2021年景氣反轉開始,大多數製造業中分類產業都呈現負成長,唯二正成長的特例是電子零組件(26中類),以及電腦、電子產品與光學製品(27中類),在一來一往下,這兩個資通訊(ICT)產業部門產值及出口占全產業的比重逐漸攀升。

另一方面,觀察主計總處製造業受雇人數統計,這兩個ICT產業的聘僱人數比重卻在2023年微幅下降。是否因為這些ICT產業部門的數位轉型程度及採用人工智慧(IA)的程度較高,所以可縮減人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針對台灣整體產業轉型,所應關注的面向,就該著眼於這兩個ICT產業以外中分類產業的數位轉型及應用AI情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一般稱為「傳統產業」的部門,按主計總處的統計,僱用了台灣製造業70%的勞動力,顯然這些產業後續能否成功轉型,不論是面向數位經濟或是綠色經濟趨勢,對台灣整體社會經濟能否穩定發展,都將會是相當關鍵且重要的議題。

對於各個產業應用AI,在2023年資誠與台經院所完成的「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中,發現國內新創以AI進行商業化的產業領域,主要在「健康醫療」、「廣告行銷」、「製造工廠」、「零售物流」、「農業科技」等。經過更深入的交叉分析,主因是這些領域已擁有大量數據,或者說是已經有較佳的數位轉型程度。這樣的觀察,相信也符合AI專家的專業意見:足量的資料,才得以有效地利用資料進行AI應用。

既然如此,如果期待台灣非ICT製造業能藉著深度應用AI來強化其出口競爭力,顯然必須要先引導他們進行數位轉型,至少得調查分析出各製造業能夠藉由數位或AI提升效能的環節。而各產業,甚至是個別業者所能或必須導入的環節,當然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至少必須要從細部產業別切入,客製化地協助分析並導入蒐集資料的機制,才有機會協助業者藉由數位化與AI技術提升其營運效能。

在這過程中,除數位應用及AI的專業知識外,各產業的專業知識也相當重要,這些都需仰賴業主及員工的數位能力。特別重要的是由於數位及AI的導入,一般會先影響到業者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專家的就業機會,如何跳脫單純特定環節的改善,例如僅提高工廠數位化及減少人力投入的轉型目標,而從整個企業營運競爭力的提升,例如結合「科技行銷」協助產品開發部門,了解海外市場目標顧客群的喜好,讓企業的產品開發、製造流程及行銷都能從終端需求的資料蒐集與回饋中得利,而讓企業能夠藉由數位應用與AI進行全面轉型,以提升企業整體的出口競爭力。在企業整體出口競爭力得以提升的方向下,企業內各類專才的工作機會,也才能同時得到保障。

在台灣,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及產業導入AI已經多年,不過迄今還是不清楚,在非ICT的製造業中,有多少業者已經開始數位轉型,同時也不清楚有哪些產業的業者,因為導入AI而提升其出口競爭力。

理想上,能夠讓越多的非ICT產業都能成功數位轉型及應用AI越好。可惜的是,除了上述的各產業數位轉型的環節需要客製化,業者及員工都要有意願且擁有相關能力等瓶頸外,許多產業的數位轉型軟體工具及導入AI工具的成本仍然偏高,未必是多屬中小企業的非ICT業者所能負擔,或者說他們仍缺乏導入數位軟體工具能否成功的信心。對此,如何促使各產業數位工具發揮規模經濟,提升企業員工的數位力,以降低數位轉型及相應所需的AI工具的成本,就是政府在設計政策工具予以協助時,必須突破的關鍵瓶頸。

政府鼓勵百工百業應用AI轉型,以促使百工百業都能提升出口競爭力,這的確是個立意良善的政策目標與方向。不過,政策的規劃與推動,其實還是得從根本切入,先逐一了解到百工百業要有效地應用AI,各有一系列待克服的瓶頸,不管是有無資料、有無相關專才能力,或者是不知何處尋求與評估符合數位轉型成本效益的工具等,再尋求更完善政策規劃與紮實政策的推動作法,而不是僅追求所謂的政策觸及率及涵蓋率。否則,讓百工百業應用AI,又將是個無法充分落實的願景。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