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官員進場、專家學者退場的環評「新正義」

工商時報【主筆室】 攸關中油公司能否設立第三接收站的桃園觀塘環評案,在10月8日通過後,賴清德院長隨即於10月12日宣布「停止興建(新北市)深澳電廠」,「用觀塘,換深澳」,賴揆的「政策急轉彎」被批評是選舉考量,被譏諷為「一桃救三市」。經濟部長沈榮津在10月15日在立法院也重申將在兩個月內,完成廢止深澳電廠環評的行政程序。細觀延宕多時的觀塘環評案之過程,從9月底到10月初,在兩個星期內召開3次環評會議,因為「專家學者」委員集體退席而流會,而最後則是以7票通過觀塘工業港的環評,因而引發社會輿情嘩然。 此次在6位政府機關代表與1位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做成最後通過的決議。由於該案涉及大潭藻礁的生態保育,以及政府為了達成「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必須要在今年底通過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程序,因此儘管面對環評會場外,眾多的環保團體和桃園在地公民組織的強烈抗議,環保署最後做出「不環保」決議的景象,和今年3月中旬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下關鍵一票,所通過的深澳電廠環評,似曾相識,如出一轍。不同的只是,在這次環評通過之後,經濟部也因為賴清德院長的指示,而必須辦理廢止深澳環評的行政程序。 回顧去年6月,環保署就2017年8月起任職、為期兩年的本屆環評委員,除了接受社會各界人士推薦「海選」的同時,也宣布要在線上直播環評會議的實況,被推薦人當時就必須先填寫直播同意書。從事後觀察,當局似乎早就針對現行的環評制度,從「環評會議的開會方式」設計出一道「政治巧門」,讓學者專家拒絕出席後,仍得以合法順利開會。 依據歐美學者的研究,「政策衝突程度的高低,確實影響到科學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學者在專業觀點上的歧異更甚於其他人士。在馬政府時代,環評會議一直是政府和企業進行經濟開發與交通建設,在制度設計上最重要的「決策否決點」,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則莫過於彰化的「國光石化開發案」。 2010年反對興建國光石化的環保團體,譏諷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中華白海豚會轉彎」的失言,馬英九前總統在2011年,站在濁水溪河口北岸的濕地上,正式宣布停建的情景猶歷歷在目。如今在當年該開發案預定地的對岸及外海,從去年底到今年陸續通過的環評審查之下,離岸風電數百個風力發電機組,未來都將矗立在全台最重要的彰化外海之風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道德高度」,已經在民進黨執政之後,成為可以操縱的「政治玩偶」。 在2003年環評法修訂後,「是不是所有的經濟開發和交通建設,都愈來愈難通過環評審查?」,目前的答案已經變成:「要看執政黨是誰」而定。前後兩任總統在相同的環評制度運作下,甚至是相同的彰化海濱,最後的結果卻完全不同。「昨非,而今是」的政治場景,再一次暴露在現行的環評制度之下,環保署既可以「主動棄守權責」,由多數反對的「專家學者」委員表決,賦予不通過的「合法化權威」。在這次觀塘環評案的必要時刻,動員少數專家學者出席,達到法定的開會人數之後,再透過政府機關代表的環評委員投票贊成、通過環評案,可見得:「科學的專業『只是』,也『只能』為政治服務」。 過去工商企業界經常指責環評會議的「審查標準不夠明確,委員權責不成比例」,或是「審查項目沒有『下』限,審查時間沒有『上』限」;而這樣的指責並沒有觸及隨著民主治理時代的來臨,「專家學者能不能完全代理公民參與」的根本問題。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代尊重專家學者所做成的環評決議,和這次在專家學者集體退席,由環保署李應元署長主導,由政府機關代表通過環評審查,所形成的強烈對比,不只降低民眾對政府原本就很低落的信賴感,也將使得天然氣接收站開工之後,徒增地方抗爭的政治紛擾。 從這次觀塘環評的通過,以及深澳環評通過半年後再被廢止的情況觀之,「政治掛帥」、「政府官員進場,專家學者退場」的環評制度,在民進黨政府的操作下,已成為環評的「新正義」,其對未來環評制度的影響值得再觀察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