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封鎖政治協議,恐阻斷兩岸經貿合作

工商時報【主筆室】 針對藍營高層人士接連倡議兩岸洽簽政治性協議,民進黨政府祭出非常嚴厲的法律封鎖手段。行政院日前院會通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以多重鎖頭嚴管兩岸政治協議的協商及簽署過程,等同於修憲之高門檻規範。民進黨政府透過這項法案,擺明其完全排拒「一中」;如此恐將引起陸方反制,且波及經濟面,譬如,陸方可宣布停止實行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阻斷兩岸經貿合作渠道。民進黨政府宜有所節制,莫傷害台灣現實利益。 近期由於總統大位爭奪戰開跑,藍綠有意角逐人士紛紛提出兩岸政策論述。藍營方面,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主張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擬邀大陸領導人到金門以共同發表「和平宣言」;其次,去年九合一選舉獲勝的藍營新科縣市長們,則一概認同「九二共識」,並普遍希望在這個政治基礎上,與陸方達成經社交流合作協議。這些言行,都帶有「承認一中」意涵,而較為牴觸民進黨政府排中、去中政策路線。 因此,行政院日前院會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了多項條款嚴管兩岸政治協議協商、簽署過程。如要求此種協議締結計畫,須先由立法院三分之二立委出席且其中三分之二同意後,始可開始協商。其次,協議草案須由立法院四分之三立委出席及其中四分之三同意後,才算定案;之後,還要進行全國性公投,有效同意票必須超過投票權人總額的半數,才算通過。這一系列高門檻條款,將使兩岸政治協議洽簽之事幾無動彈餘地。 其實,現階段即便沒有這種法律封鎖,兩岸雙方也很難洽簽政治性協議。關鍵是藍營內部的「一中」定義不一致,一中各表、一中同表、一中不表(不明確定義)等主張並陳;更重要的是,這些主張都未連結陸方的「一國兩制」,北京中南海實難接受。 換言之,兩岸政治性協議在當前,是很抽象的東西,僅為藍營人士的兩岸話題。然而,民進黨政府仍以法律手段,對其嚴防死守,擺明其是完全排拒「一中」,絕對不讓這名詞有成為兩岸協議白紙黑字的機會。這顯然是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治新表態,必然觸動陸方敏感神經。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政府把兩岸政治協議的定義擴大化了。據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說法,兩岸協議中只要寫上「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就是政治協議,甚至,兩岸經貿類協議裡只要寫著「在一個中國架構之下」,也算政治協議。 照此說法,則連兩岸經貿合作也要全面叫停了。原本,民進黨再度執政後,雖然兩岸官方協商機制很快中斷運作,但民間工商團體或縣市政府必要時仍可擔當「白手套」角色,與陸方簽署經貿合作協議,以維護我方相關利益;如今,在新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約束下,此路亦已不通。更何況,陸方為抵制民進黨政府去中手法愈趨激烈,一定會要求「白手套版」協議更加凸顯一中原則;在這種形勢下,我方還敢出面去簽署的人就更稀少了。 更讓人擔憂的是,陸方有可能拿既有的兩岸經貿協議開刀。譬如,宣布停止實行ECFA,連互免關稅的「早期收穫清單」效力也中止;一旦如此,則我方相關廠商銷陸產品將被恢復課徵關稅,而必須考慮遷廠去大陸,對台灣甚為不利。 馬政府簽署的ECFA,是當時兩岸一起認同「九二共識」的產物。儘管如此,該協議在民進黨再度執政後,陸方仍讓其繼續生效,未宣告停用,顯是為了拉住台灣在地廠商、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但若民進黨政府去中政策搞得太過火,不排除陸方會斷然宣布停用ECFA,而把其中對台優惠條款,併入陸方自主訂定、操作的惠台政策中,屆時將只有立足大陸的台商才能享受好處。 總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本次修正,很有可能引起陸方強烈反制,且反制方式,難保不會從以往慣見的挖走我邦交國、對台軍事威嚇,擴大到兩岸經貿層面,實令人高度關切。 民進黨政府應深刻體認到,大陸迄今仍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及首要的貿易順差來源;今年儘管大陸經濟有下行壓力,但我方仍須力保大陸市場商機,以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率。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政府「加強去中」的修法舉動宜有所節制,最好不招惹陸方對台經貿反制,否則台灣經濟必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