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當歐洲黑天鵝消失之後 政策爭議才要開始

工商時報【主筆室】 隨著德國總理梅克爾領軍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贏得三分之一選票,在正式籌組聯合政府之後,也即將面對後續來自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在反歐盟、反難民的政策挑戰;可能共組聯合政府的自由民主黨和綠黨在租稅、能源、移民勞動權益等方面不同的政策主張,也會對梅克爾的聯合政府施政造成重大的影響。事實上,類似這種因為意識型態造成在政策糾結的情況,也存在於英國工黨的政綱和法國勞動法新制上路,值得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今年英國原本並沒有要舉行國會大選,但是在前保守黨首相卡麥隆誤判政治形勢,去年六月脫歐公投通過而倉促下台之後,繼任的梅伊首相並未能吸引教訓,在四月宣布提前解散國會並在六月進行國會大選。沒有想到選前幾次的恐攻,保守黨政府誤判當時的政經情勢,使得一場尋求更多支持以進行脫歐盟談判的信任投票,最後變成是工黨席次大增,保守黨在國會的席次不增反減,而這也直接拉抬了歐盟對於後續和英國脫歐談判的底氣,再加上蘇格蘭很有可能在脫歐之後,於明後年再次舉辦獨立公投,使得英國陷入進退維谷,腹背受敵的窘境。 與此同時,原本不被看好的「老左男」、工黨領導人柯賓擺脫1997年到2007年前首相布萊爾「新中間」的政治路線,重新回到傳統的左派意識型態,做出和保守黨在政策上的明顯區隔,以爭取過去二十年所流失的勞工選票。工黨在今年六月大選所提出的競選政綱包括: 將年所得8萬英鎊(約320萬元)以上者的稅率提高到45%;提高最低工資到每小時10英鎊(約400元);鐵路和郵政與能源都收歸國有;免費托育兩歲到四歲的幼童;廢除保守黨的脫歐立法,保障歐盟公民續留英國的權利,繼續留在歐盟。 法國今年歷經多次重大的選舉,馬克宏總統五月當選後在六月乘勝追擊,取得國會過半的席次。面對極端的左右派政黨的夾擊,雖然游刃有餘,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丁,五月參加北約高峰會議、七月邀請美國總統川普到訪巴黎,適當的言行舉止和不卑不亢的政治高度,確實營造出當時上任前兩個月的政治蜜月期氛圍。然而,從賦予第一夫人更正式官方地位、為了刪減國防預算彼此不快,將參謀總長革職等等事件處置不當,乃至於近乎史無前例的一就任,隨即在凡爾賽宮召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兩院聯席會議,同時宣布將進行減少三分之一國會席次的體制性改革開始,馬克宏在國內的高人氣支持度,在過去三個月呈現出跳水式的下滑,九月以來的勞動新法上路,更可能是壓倒施政績效的最後一根稻草。 究其施政支持度在三個月之內的逆轉,顯示出法國的勞動法修訂,在左右政黨與政團、勞資雙方和工會之間並未得到廣泛的支持。法國有九成企業僱用的員工人數低於50人,為了解決幾近10%的失業率,具有歐洲「統合主義」特色、勞資協商精神的馬克宏勞動新法制,最被勞工所詬病的是在工作時數、工作薪資、以及勞動條件和勞資協商方面,賦予企業經營者更大的營運彈性。這充分體現在企業主得依據市場情況調整工作時數,不必受到每周最高工時35小時的限制;企業可以不必和員工個別協商,主動提出優惠離職方案。 今年年歐洲各主要國家大選已告一段落,大選的黑天鵝現象雖然消失,但隨之而來的歐洲主要國家政經情勢的發展和政策爭議才要開始。 在野的英國工黨在今年國會大選強勢回歸,就算目前尚未取得執政權,其反對脫歐和左派意識型態的政策主張,以及領導人柯賓擇善固執的政治性格,也同樣會牽動到工黨大票倉蘇格蘭所舉行的獨立公投。而重視外交政策的法國總統馬克宏,雖然備受國際社會的好評,但是他在社會黨前總統歐蘭德之後,所推動的勞動法新制,賦予企業經營更大彈性的政策,不僅引起大規模的街頭抗爭。其他爭議性的政策作為也使得人氣快速流失,而內政績效的不彰,則可能讓他在歐盟領袖群倫的政治企圖為之夢碎。 此外,對於德國總理梅克爾令各界無法樂觀看待的勝選,除了必須觀察重商和重環保的政黨所組成聯合政府的政策協調之外,極右政黨進入國會之後的政治動向,會不會促成歐洲各國右派政黨在國內仿效推動,進而醞釀出下一波的政治風潮,仍有待後續的觀察。 大選之後影響歐洲各國政經情勢的種種政策爭議,也可能發生在國內,「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歐洲各國政府的因應對策和解決之道,同樣值得政府當局審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