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請國發會劉主委恢復年度經建計畫、經建目標

國發會近日正投入四年國家發展計畫(2025~2028年)的規劃,主委劉鏡清日前表示,希望藉由四年計畫,讓台灣在發展半導體及人工智慧(AI)的同時,也兼顧產業發展的平衡,這項四年計畫將會以平衡產業發展為目標。劉主委雖到任不久,但已然掌握國發會的核心工作。

然而,談到四年計畫,就不得不談談年度計畫,長期以來,國發計畫(也稱經建計畫)除了有四年一期的計畫,為因應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也編有年度計畫,兩者相輔相成。為何訂四年計畫之後,各年度又要訂年度計畫?這非常容易理解,回想當年編訂四年計畫時,誰能預知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會來得如此猛烈?後來又有誰會料到2001年會出現網路泡沫崩解、2008年會出現全球金融海嘯?因此,必須有年度計畫加以調整。四年計畫有其中、長期的考量,而年度計畫則可因應時局靈活運用,兩者皆訂有目標,循此不但可以改善國家投資環境,也有助於穩定景氣。

以2005~2008年四年計畫所訂的目標為例,循政策的協助希望好好發展服務業,讓服務業產值占GDP在2008年升至71.4%,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比也達到60.0%,以此促成四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在4.9%以上。然而,四年計畫規劃時,誰會想到金融海嘯於2008年席捲全球?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與時推移的年度經建計畫、目標就顯得格外重要。再者,若四年計畫不能依最新情勢落實到各年,那麼四年計畫豈非空談?四年的目標豈非畫餅?

遺憾的是,這幾年的年度經建計畫、目標時有時無,最早在2015年底發布次年的年度經建計畫時即宣布,來年不再訂年度經建目標,原因是經建計畫不可能在短期內看到成果,為避免所訂的年度經建目標壓縮了政府施政的彈性,因此決定停編,至於四年計畫及目標則會一直編下去。

不過,次年政黨輪替,新任主委陳添枝認為應該維持年度經建計畫與目標,這項工作又持續了數年,到了2020年果然停編了,不過,到了年底又如期公布了次年的經建目標,一年後也公布了2022年的經建目標,但是只有目標,沒有計畫。也就是自2020年以來雖已沒有編製年度經建計畫,有時卻仍會訂年度經建目標。然而,沒有計畫而有目標,實在有點奇怪,因此2023年、2024年索性也不公布年度經建目標了。

然而,卓內閣在上月底召開首次行政院院會時,國發會與會報告今年經濟情勢與對策之際,又把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3.5%以上,這到底是綜合各家的預測大勢?或是有相關計畫支撐的經建目標?令人費解,而這些年之所以如此紛擾,就是2020年以來年度經建計畫消失,年度經建目標忽隱忽現所致,有計畫沒有目標固然不行,沒有計畫有標也很奇怪,對此我們有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恢復年度經建計畫、年度目標:對於一個已編了半個世紀的年度經建計畫、年度經建目標,當年所謂的停編理由並不充分,應該讓年度經建計畫、年度經建目標兩者一起恢復,如此不僅有助於落實四年計畫,也有助於年度的宏觀調控,於長期、短期都有利。

第二、綜合國發計畫與年度施政計畫:年度經建計畫昔日停編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各部會施政計畫於每年8月完成,而年度經建計畫遲至年底才完成,如此一來會導致經建計畫難以發揮上位的指導功能。然而,這並不是新問題,半個世紀以來年度施政計畫、年度經建計畫都是同時併存,何以如今不行?若有此擔心,可以事前綜整施政計畫、經建計畫,如此一來兩項計畫非僅不致於相互扞格,反而相得益彰。

第三、沒有年度計畫,就不要隨興談年度目標:自2020年以來沒有年度計畫,卻偶爾有年度目標,這是很奇怪的事,昔日經建會年底訂的目標都會高於主計處的預測數,原因在於目標比預測多了「政策努力」,如果沒有年度計畫,少了具體的政策努力,目標又從何而來?

我們花了不少篇幅談論國家發展四年計畫、年度計畫的歷史,就是希望劉主委能了解年度計畫的重要性,若沒有年度經建計畫,平衡產業發的四年計畫如何落實?不論從短期的景氣調控、長期的計畫落實,或與歷史接軌,恢復年度經建計畫、年度經建目標都應該是劉主委的最佳選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