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後期 陸產能過剩挑戰大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5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已步入工業化後期,工業經濟正走向速度趨緩、結構趨優新常態,需重視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轉型等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今天發表「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報告主編、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指出,中國大陸經濟走向新常態的過程,也正是中國步入工業化後期的階段。

中新網引述黃群慧表示,在工業化後期,大陸以往依靠高投資、重化工業主導發展而支撐的經濟高成長率將難以為繼,當前必須高度重視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挑戰。

報告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本次產能過剩,涉及領域更廣、程度更嚴重。自2012年3月至今年10月,大陸工業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連續32個月負成長,說明當前大陸工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長期維持高庫存以及實體經濟不景氣等情況。

報告表示,工業化後期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任務艱巨,而且產業政策有效操作空間相對有限,官方原有的直接補貼等產業政策工具,將更加受限。

此外,報告指出,面對工業化後期的各種新挑戰,工業經濟能否穩步進入新常態,關鍵是要避免工業經濟失速以及結構失衡兩大風險。

報告說,工業經濟成長失速風險是指工業增速不斷下滑,滑出可接受的底線,從而誘發經濟危機。

黃群慧指出,在當前工業成長動力趨弱的情況下,要避免「失速風險」和「失衡風險」,就必須轉換工業經濟成長動力機制,尋求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新動力,「未來中國工業增長的原動力更大程度上表現為制度創新」。1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