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廢水排放惹議 工業局:加強源頭管理並持續更新設備

工業區排放污水爭議持續,經濟部工業局今(4)日表示,工業局所轄共44座工業區污水廠,多數營運迄今已達30年以上,面對日趨嚴格之放流水標準及法規加嚴,除持續檢視評估既有污水廠設備功能性,編列工程改善預算進行效能提升外,每年進行污水廠考核評鑑及營運績效評定作業,以訂定改善目標。

工業局也說,會持續推動污水廠公辦民營化作業,藉由民間機構資金、專業技術及彈性管理,加速污水廠擴整建及設備重置更新,以期有效改善現況污水廠處理量能。

日前有媒體報導,桃園觀音工業區排放鮮紅色廢水,工業局表示,經調查該排放管為觀音工業區內廠商專管自行排放放流口,不是觀音工業區的污水廠放流口。工業局已在8月3日採樣並通報地方環保局,並與業者進行會議要求立即進行改善。

工業局表示,區內專管自行排放的廠商廢(污)水,污水廠也責無旁貸,將持續與地方環保單位密切合作進行稽核。工業局也將加強辦理輔導作業,協助業者進行廠區污染防治設備更新及操作等,以符合環保要求放流標準。

在污水廠公辦民營化推動上,目前工業局已委託共15座公辦民營污水廠,也善盡監督責任,透過民間機構的充足的人力資源及引進新穎監測系統,可更有效掌握區內廠商排放水質是否有異常,並迅速檢驗採樣及進行污水廠操作應對。

統計指出,桃園地區工業區污水廠2022年遭受裁罰事件共9件,較2020年至2021年共25件,已逐漸減少。平鎮工業區污水廠也配合桃園市環保局大坑缺溪總量管制計畫,協助輔導列管工廠降低重金屬銅的排放量,2020至2021年,放流水中銅的削減率已達38.5%。

更多太報報導

◤超前部署,省水節能◢
家庭必備省水神器 限時下殺中
冷氣、電扇一級省電這裡挑
節能補助攻略 家電選購指南

👉2023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 購買攻略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