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生醫25周年 攜手佳世達集團擴大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

工研院十九日舉辦「跨域生醫 卓越二十五」記者會,慶祝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二十五周年,展示生醫所在研發、產業合作等多項領域的的里程碑,期盼攜手產業共同建構臺灣完善的生醫產業生態圈。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行銷長林佳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中華開發資本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何俊輝、佳世達集團醫療事業群總經理黃士修。
工研院十九日舉辦「跨域生醫 卓越二十五」記者會,慶祝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二十五周年,展示生醫所在研發、產業合作等多項領域的的里程碑,期盼攜手產業共同建構臺灣完善的生醫產業生態圈。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行銷長林佳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中華開發資本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何俊輝、佳世達集團醫療事業群總經理黃士修。

工研院十九日舉辦「跨域生醫 卓越二十五」記者會,慶祝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二十五周年,展示生醫所在研發、產業合作等多項領域的的里程碑,期盼攜手產業共同建構臺灣完善的生醫產業生態圈。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行銷長林佳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中華開發資本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何俊輝、佳世達集團醫療事業群總經理黃士修。

工研院十九日舉辦「跨域生醫 卓越二十五」記者會,展示生醫所在「創新發明」、「聚落聯盟」、「產業化成果」、「國際榮耀」四項領域上的里程碑,在慶祝工研生醫二十五周年之際,在場貴賓肯定工研院過去是半導體護國群山的孵化器,現在更是生醫產業的重要推手,以研發鏈結產業及醫療機構,期望打造健康產業的護國群山。同時,為呼應賴總統打造「健康臺灣」的願景,工研院更宣布與國內系統整合大廠「佳世達集團」強強聯手,在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見證下,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簽署策略夥伴協議書,結合工研院二十五年來累積厚實的生醫研發能量,以及佳世達集團橫跨資通訊、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及網通領域之供應鏈優勢,共同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協助國內生醫新創,建構「新創大艦隊」。莊曜宇期許,在AI浪潮席捲全球之際,展望未來生醫所將以AI帶動研發,透過多領域產業合作,帶動智慧醫療新創成長,共同建構臺灣完善的生醫產業生態圈。

過去二十五年生醫所已在「創新發明」、「聚落聯盟」、「產業化成果」、「國際榮耀」四項領域上,樹立亮眼里程碑。在「創新發明」方面,例如推出「創新眼科CRDMO產業化服務平台」可一次鎖定六種眼科疾病及部位,快速協助業者研發眼藥。在「聚落聯盟」方面,二O二三年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掌握臨床需求,協助新創業者提升研發能量、導入資金動能,加快商品化並鏈結國際,已獲得中華開發資本、寬量國際等夥伴支持。在「產業化成果」方面,開發出全球首創「雙標靶」青光眼藥水以及「不須眼內注射」的濕式黃斑部病變藥水,已技術轉移給信力碩德,僅半年就進入新藥臨床試驗階段;「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則已技轉給仁寶電腦,取得臺、美上市許可。在「國際榮耀」方面,至今拿下五面「研發界奧斯卡獎」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且擒獲「創新界奧斯卡獎」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 )六座獎盃,共有一金、三銀、二銅,其中降眼壓成效優於國際領先大廠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今年為臺灣在眼科學創新(Ophthalmic Innovations)新藥領域,拿下第一面愛迪生獎金牌。

劉文雄表示,生醫產業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保健品、疫苗還是治病的藥方,都與生醫技術密不可分。因此工研院在一九九九年成立生醫工程中心,這是臺灣首座專注於生醫研發的中心。其成立不僅讓臺灣逐步重視生技產業,更是奠定了臺灣生技發展的基石。在過去二十五年工研院生醫領域致力於構建臺灣生技能量,鏈結產業擴大生醫生態鏈。今天更是喜上加喜,工研院與佳世達集團正式簽署策略夥伴協議,借重佳世達集團橫跨資通訊、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及行銷通路優勢,一起壯大「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希望共同推動智慧醫療新創,產研攜手共同打造「健康臺灣」。

陳其宏表示,佳世達是臺灣唯一擁有大型綜合醫院的科技集團,深耕醫療事業將近二十年,除了經營明基醫院之外,也看好醫療器材發展,逐步投入醫療耗材、口腔、聽力、血液透析、醫美產品、醫務管理和藥局通路,透過通路先行策略、大艦隊平台整合資源。工研院一直是國內產業的重要推手,孕育出台積電、帶來後續的護國群山,更讓世界看到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領先成果。此次與工研院合作可謂是強強聯手,工研院有強大的技術能力,佳世達有很好的量產、取證、銷售的經驗,希望各領域共同合作,用生醫來推動臺灣下一座護國群山。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上任後推出三支箭政策,包括智慧醫療、精準健康、尖端醫療,是工研院生醫所研發能力的強項。半導體是臺灣護國群山,工研院則是護國群山的孵化器,而現在臺灣的天空很AI,其實臺灣發展AI四大要素都具備了,包括人才、資料、算力、法規,在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細胞治療等領域都有應用機會。現在是AI醫療文藝復興運動,藉由醫療AI的導入,讓工程師、醫師強強連手,打造下一波的護國群山,更可解決高齡化帶來龐大的醫療照護人力不足的負擔。醫療是志業、但健康則可以發展成為產業。未來透過產官學密切合作,將可望繼半導體產業後,打造下一座護國群山,解決醫療不平權問題,讓未來全球每個人都可獲得很好的醫療品質照護,達到健康人權最重要的目的。

展望生醫所下個二十五年,莊曜宇表示,未來將以三大引擎積極大步前進。首先,以AI強化生醫研發,積極運用AI投入醫療服務、藥物與醫材開發。其次,將致力在生醫產業各領域建構臺廠生態系,串聯上中下游供應鏈,加速相關醫療技術落地,提升精準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第三,將深化醫療臨床合作,已和二十多家醫療院所與重點醫學中心鏈結,並展開多方領域的研發合作,期盼藉此加快精準醫療科技應用腳步。

工研院投入生醫研發領域二十五年,智慧醫材產研合作的案例不勝枚舉,如攜手新竹臺大分院及資通、醫材業者建置「生理訊號即時監測整合平台」,成為醫護人員防疫照護的利器。面對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新需求,擬定《二O三五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在「健康樂活」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透過AI與創新科技,發展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