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開發黃斑部病變藥水 未來治療免挨針

▲視網膜、脈絡膜在眼球最後端,因此黃斑部病變過往治療需要依靠針頭把藥物打入眼睛內部。(示意圖/Pixabay)
▲視網膜、脈絡膜在眼球最後端,因此黃斑部病變過往治療需要依靠針頭把藥物打入眼睛內部。(示意圖/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工研院多個團隊今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其中生醫所有3項技術獲獎,包括「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等,其中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可大幅減輕患者頻繁往返醫院的困擾、自己在家定期使用,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等由工研院團隊開發,後技轉給信力生醫、執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

針對兩項藥品目前的臨床試驗進度,信力生醫執行副總經理黃冠榕表示,青光眼藥物目前已經在澳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研究,且安全性出色、療效與競品不分軒輊,且紅眼副作用比競品降低40%至50%;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則持續在泰國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

黃冠榕解釋,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式」、「濕式」兩種,患者眼前會出現陰影遮擋、導致視覺受到影響,即使有一眼狀態正常,仍會出現視差問題,也使患者容易跌倒,使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其中乾式黃斑部病變進程較為緩慢,濕式黃斑部病變則進展快速,若不治療,約2年內就可能失明。

然而,黃斑部病變治療有一定的複雜度,黃冠榕說,因為視網膜、脈絡膜在眼球最後端,因此需要使用針頭、直接把藥物打入眼白部分,過程中會侵入眼球,引發出血、視網膜剝離等問題。

此外,黃冠榕提到,患者大約1到2個月就要前往醫院做一次治療,過去有統計顯示,患者每次返回醫院進行黃斑部病變治療,加上交通、掛號、等待時間,就需要花費6.5小時;就醫麻煩、治療具有侵入性等因素,使患者治療意願低落,目前全世界約5000多萬人有濕式黃斑部病變,但只有150萬人治療。

這次工研院團隊就濕式黃斑部病變開發眼藥水,黃冠榕說,工研院技術的藥水可以穿過角膜、水晶體、玻璃體,抵達視網膜,與以往治療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讓患者在家就能用眼藥水控制疾病、不需要往醫院來回跑,更有助於患者落實疾病控制、減輕生活困擾。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眼睛無法動竟是乳癌轉移! 醫示警:乳癌年紀有下探趨勢
眼睛畏光又乾澀 中醫「1方法」改善乾眼症
資深演員患「眼科絕症」!醫揭中斷治療原因 一表測出黃斑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