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茶與器常民工藝關係學 茶博中展示

茶與器息息相關。(記者扶小萍攝)
茶與器息息相關。(記者扶小萍攝)


台灣飲茶文化由來已久,時至今日茶仍是常民的日常飲品。茶需器盛,隨著時代轉變,盛茶之器也不斷演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2022南投世界茶博會推出「茶與器–常民工藝關係學」展覽,引民眾賞工藝、品茶香,共饗台灣在地的飲茶文化。

茶器能提高茶的色香味,喝的不只是茶香,還能品味出意境。科技發展與生活型態改變,影響茶器形式與品茗方法,從農稼時代的大茶壺奉茶,到追求快速方便時代,拿了就走的超商瓶裝茶,以至追求流行口感的店頭泡沫珍珠杯茶,大量規格化或一次性可拋式的瓶罐杯,取代富有工藝手感與溫度的茶器具。現在雖然茶水的樣貌口味豐富,但是盛器的角色光環,卻逐漸式微。

工藝中心在茶博會中推出的茶與器。(記者扶小萍攝)
工藝中心在茶博會中推出的茶與器。(記者扶小萍攝)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從過去傳統的泡茶,走到易開罐的即飲文化,藉由本展期望讓兼具環境善意與當代社會價值的「器」重新回到生活中,讓人們在一杯好茶裡,能喝出台灣的濃厚人情,喝出美學品味與生活風格,茶與器互動下的常民工藝關係,還有自然循環的綠工藝新主張。

希望茶與器的配合能令大家打開身體五感。(記者扶小萍攝)
希望茶與器的配合能令大家打開身體五感。(記者扶小萍攝)

工藝中心表示本次展覽其一為生活美學,鼓勵大家學習工藝,透過日常生活使用,傳遞工藝職人器用精神,發現生活中關於用與美的各種可能;其二為生活形式,訴說人與人因「茶與器」而建立的多種生活形式,透過享受茶飲、品味茶器,打開身體五感、放鬆身心,以茶會友,增加人際互動;其三為生活哲學,在常民工藝關係學裡面,找到茶器的綠工藝新主張,體現於其中的「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減少塑膠器物的消費,在茶周邊的生活工藝美器,一起構成飲茶的新生活風格。

本展展出作品主要來自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農委會水保局扶植農村社區工藝成果創作,用「在地的器」喝「在地的茶」,共同形塑台灣風味的飲茶生活文化。現場亦展出「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認證相關茶器產品,也邀請到日本福島縣三島町地方工藝共襄盛舉。

展示期可參加抽獎,現場還有茶盤陶板塑形、藍染紮染手帕、柿染陶土吸水杯墊、茶則製作技法等多種工藝示範與體驗活動,歡迎大家來學習職人精神,製作專屬於自己的茶器物,一起來體驗茶器的綠工藝生活新主張。

更多新聞推薦

遭民進黨控涉「金星案」 謝國樑:烏龍爆料、抹黑造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