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化鵬》三貂嶺記遊 原來真的有人姓「鐘」

左化鵬》三貂嶺記遊 原來真的有人姓「鐘」
左化鵬》三貂嶺記遊 原來真的有人姓「鐘」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日前,參加望春風電子報朋友的「三貂嶺自強活動」。司機兼導遊是鍾季穎,和我比肩而坐的是東京特派員鐘秋玉,兩人都姓「ㄓㄨㄥ」,音同字不同。我真想趁他們不注意時,偷偷地抽他們一滴血送請化驗,比對看看他們會不是同一個老祖宗。

也許我少見多怪,以往從未見過姓「鐘」的朋友,有一個朋友綽號「鬧鐘」,其實他也姓鍾。其他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鍾子期,唐朝驅魔鎮宅的捉鬼大師鍾馗,不久前,開車到總統府前長按喇叭又拒檢的前新聞局長鍾琴,他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姓「鍾」。

直到去年,我遇到老報人前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趙立年,才知道真的有人姓「鐘」,趙夫人鐘八重,和他是政戰學校新聞系十一期同班同學。遇到戴紅帽的小鍾是司機兼導遊鍾季穎,穿山越嶺,開車技術一流;穿紅衣的是望春風電子報的東京特派員鐘秋玉,看她細皮嫩肉,臉上沒有皺紋,其實她早已升格當奶奶了。

車上,望著小鍾的後腦勺,聞著鐘秋玉身上散發的淡淡香味,我的思緒飄飄渺渺,記得好像有人說,台灣之所以有鐘姓,可能是因為避諱,或是日據時代戶政謄寫發生筆誤,以後將錯就錯,就沿用至今,成了一國兩姓,一「ㄓㄨㄥ」 各表,大陸沒有這個問題,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鍾、鐘全部簡寫成「鈡」,省去囉唆,強行統一。

一路所見皆峭壁岩窟,又見基隆河壺穴,不知不覺三貂嶺到了。台灣俗諺:「爬過三貂嶺,忘了某和子」又有歌仔戲詞:「三貂嶺,艱苦行,天邊海角賭性命」。可見此地自古山高險阻,成了生死絕地。不料,如今卻成了觀光勝地,搭火車來的絡繹於途。

又遇見了老友蔡鳴,他曾是綠色和平電台的主持人,上次見面,他戴著一頂綉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將軍帽,我感到有趣,特地和他合影留念;記得後院有一座「阿扁涼亭」,人走茶涼,早已拆除的一乾二淨。

在蔡鳴花木扶疏的雅舍,我們淺啜咖啡,絮絮閒聊,兩個立場不同的老屁股,能談什麼呢?我們先約法三章,一不談宗教,二不談政治。今天下午,只聊風花雪月。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