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科技公司會佔領整個地球嗎?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怪盜團」(ID:TMTphantom),作者:怪盜團團長裴培,36氪經授權發佈。

賺錢變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認真研究幾個最大的科技公司,讀一讀它們的財報,稍微做一些調研,大筆買入,然後躺下等著數錢。

當初我還在做互聯網行業分析師的時候,有一個習慣:基本只關心那些最大的公司。我會把80%的精力放在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網易這些數千億乃至數萬億市值的公司上面;字節跳動、螞蟻集團這些未上市的超級獨角獸,我也會投入很多精力。當然,我也會選擇性地關注一些相對較小的公司,例如B站、心動、有贊、微盟、金山軟件,因為它們很有趣、很有賣點。至於其他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我就不研究了,甚至連它們的新聞都不看。

不是所有人都贊成我的上述習慣。很多買方對於小股票有一種天然的執念,無論在A股、港股還是美股都是如此。銷售總是建議你多覆蓋一些公司、多抓短期熱點,這樣才能帶來交易額和佣金收入。在路演或投資策略會上,機構客戶總是會扔出一大堆小股票的名字,認真而急切地詢問:「這幾個公司能成為獨角獸嗎?能十年十倍嗎?什麼,你說你沒研究過?拜託,這可是最純正的人工智能/雲遊戲/VR/MCN/產業互聯網概念股,你怎麼能不研究呢?」

我肯定會稍微研究一下的。但是大部分時候,我會嘗試坦率地告訴對方:「如果你能買港股/美股,那就買騰訊/美團/阿里/拼多多好了;這些公司不但質地優秀,而且流動性好、信息透明,你拿著可以天天睡好覺。如果你只能買A股,那麼A股也有一些不錯的互聯網公司,例如千億市值的那幾家(註:為了防止構成薦股,名字就不點了)。你真的這麼需要研究其他公司嗎?」

信不信由你,很多專業投資者一直很討厭互聯網巨頭,因為它們太大了,也太受市場歡迎了,似乎不太可能有超額收益。2017年初,有人對我信誓旦旦地說:「像騰訊這麼大的公司,已經不可能維持高增長了,現在就是下船的時候。」那年騰訊漲了一倍多。2019年10月,又有人對我信誓旦旦地說:「阿里的港股上市將成為一個轉折點,這家公司太大、太笨重了。」從那以後,阿里累計上漲了約90%。

其實美團是一個更好的例子——當它市值5000億的時候,很多人憂心忡忡地說「太大了、太貴了」;10000億市值的時候,這些人大驚失色地說「簡直是瘋了」;15000億市值的時候,他們又驚駭欲絕地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估值泡沫」。與此同時,他們心愛的那些小股票、小獨角獸(遍佈於A股、港股、中概股市場)普遍表現得不怎麼樣。為什麼5000億市值的公司可以在一年之內漲兩倍,而50億市值的公司一年之後反而跌了一半,這確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說白了,無論你投資於互聯網行業還是別的行業,你的回報幾乎完全取決於那些規模最大的頭部公司。在港股就買騰訊,在A股就買茅台,不會有錯的。我對茅台不太熟悉,但是對騰訊很熟悉——過去十年,凡是敢於看空騰訊長期前景的港股投資者幾乎全部被消滅了。過去一年多,敢於看空美團長期前景的港股投資者也被消滅的差不多了。阿里是上市太晚,所以消滅看空者的戰績遜於騰訊。

其實整個世界的規律都是這樣的。最近十年,美股絕大部分的漲幅都是由科技巨頭,也就是FAANG (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Google)或者MAGA (在FAANG裡面去掉Facebook和Netflix, 加上Microsoft)貢獻的。早在十四年前,我還在找實習的時候,就有人對我說:「Google的股價已經瘋狂了,而Apple將被歷史除名。」但願他沒有實踐自己的觀點……

現在,能夠讓幾百萬人在凌晨一點起來看直播的事件,除了足球比賽,大概就只有蘋果的新產品發佈會了。喬布斯逝世的時候,蘋果的市值為3000億美元;此後9年增長了大約6倍。蘋果市值從1萬億美元達到2萬億美元,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最有可能打破上述紀錄的是亞馬遜,進入2020年以來它的股價已經翻了一倍以上。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投資學課本上有一個言之鑿鑿、得到了大量實證數據認可的理論(即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在長期,小盤股會跑贏大盤股,而價值股會跑贏成長股。解釋一下:價值股就是那些市場預期偏低、估值倍數也偏低的公司,而成長股與之相反。所以,銀行股是價值股,而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是成長股;三線白酒是價值股,而茅台是成長股;傳統汽車廠商是價值股,而特斯拉是成長股……

開什麼國際玩笑。最近十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成長股大幅度跑贏了價值股;而大盤股正在越變越大。現在,最大的那些公司基本都是成長股,而且幾乎全是科技股——無論是信息科技還是新能源科技。年輕人應該已經忘記了,巴菲特在自己投資生涯的絕大部分時間是不買科技股的,但是現在蘋果是他最大的持倉之一。

過去十年,無論在什麼市場,生存之道就是「買最大最貴的公司」;現在仍然是如此。絕妙的是,過去五年,市場上「最大最貴的公司」名單就沒怎麼改變過,無論是在哪個市場(可能有大約10-20%的變化吧)。更絕妙的是,你根本不需要提前認清下一個「又大又貴的公司」是誰;你只需要押注現在市場公認的贏家就行了。

2014年,你可以在1萬億市值的時候買入騰訊,未來6年獲利4.5倍。2016年,你可以在1.8萬億市值的時候買入騰訊,未來4年獲利2倍。就算你在2017年底,在4.5萬億市值的時候買入騰訊,此後2年多也會獲利20-25%。最後這一次會讓你痛苦一段時間,但是2年後你仍然會回本。

2015-16年,你有機會以20美元買入蘋果(還不止一次),未來4-5年獲利5倍。如果你錯過了機會,2017年你還是有機會以高一倍的價格買入蘋果,未來3年獲利3倍。就算你是在2019年下半年的80美元高點買入,到現在仍然會獲利50%以上。總而言之,在過去任何時間押注蘋果都是非常明智的。

我的一個朋友依靠押注美團賺了很多錢,很多很多錢。他的策略非常簡單:從美團上市以來就不停買入,並且加槓桿買入。事實上,美團上市之初的市值已經很大了(而且很快跌了不少),但是他一口咬定它會變得更大。所以他能夠提前退休享受生活,而我認識的一些酷愛小股票的港股基金經理卻發不出新產品了。

就算那些被吹得天花亂墜的投資大佬也是如此。過去十幾年,孫正義一直在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投資了無數個方向的無數公司,但是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帶來的資本回報就超過了其他所有公司。巴菲特從蘋果那裡賺到了非常多的錢,構成了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你肯定還會想到那些「無論何時都要買茅台」的A股價值投資者,其中很多人這輩子做的唯一正確的投資就是茅台。

如果我們去掉A股這個奇葩(這可能是唯一一個不由科技股佔據最大市值寶座的主流資本市場),那麼所有市場的巨型公司長得都差不多:

  • 肯定是一家科技公司,最有可能是信息科技(無論是To B還是To C),也有那麼一點可能是新能源科技(其實就是新能源汽車啦)。

  • 最大的那些公司一般都有20年甚至更長的歷史,只有次一級的公司裡面還有比較多的年輕面孔,但是這樣的「年輕面孔」一般也是由「多次創業者」創立的,或者乾脆就是從最大的公司裡拆分出來的。

  • 現在最大的公司,五年前一般仍然是自己市場/自己行業裡最大的公司,而且十年前也是(或者至少是最大的公司之一)。

  • 這些公司的業務極端龐大而繁雜,越來越難以研究,包含大量的內部孵化業務以及對外投資。神奇的是,業務過於多元化一般不會影響它們的估值,反而會讓資本市場越來越喜歡。

  • 能夠對現有「最大最貴公司」構成威脅的競爭者,一般要麼會被重金收購,要麼會被入股,從而成為「現有秩序」的一部分。也會有一些死硬派堅決不站隊,不過它們往往支撐不了太久。

在這種環境下,無論是專業投資人還是業餘投資人,賺錢似乎變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認真研究幾個最大的科技公司,讀一讀它們的財報,稍微做一些調研,大筆買入,然後躺下等著數錢。如果你精力過剩,也可以在這些公司上嘗試高拋低吸——無論是騰訊還是蘋果,都能提供一些良好的波段交易機會;不過我覺得,既然躺著已經很賺錢了,為什麼還要交易呢?

如果上面的邏輯繼續發展下去,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會在較短的時間內佔領整個地球,至少是佔領整個地球的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僅僅五年前,我們還覺得1萬億美元市值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再過五年,或許10萬億美元市值也不稀罕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再講什麼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區別,屆時的三個產業將是「信息科技」「新能源科技」以及「其他」。這樣劇烈、這樣不可思議的頭部效應,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嗎?我不記得了,但是能夠親眼目睹歷史,就覺得很激動。

與此同時,那些看空蘋果、亞馬遜、騰訊和美團的人,將繼續跑輸市場,並與他們的前輩一樣被市場消滅殆盡。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