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A380為何停產?
(德國之聲中文網) 就在本周三,該款飛機的最大客戶阿聯酋航空與空客公司談判決定,削減剩余的53架A380訂單中的39架,轉而訂購燃油效率更優的40架A330neo以及30架A350中型遠程客機。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空客公司在周四凌晨(2月14日)的一份聲明中指出,鑑於阿聯酋航空的這一決定,空客已經沒有大規模的A380剩余訂單,因此沒有理由繼續生產該款飛機。剩余的17架A380訂單,分別來自阿聯酋航空(14架)以及全日空(3架)。
這款2005年首飛、最多可載853名乘客的巨無霸客機,最近5年來僅獲得了25架訂單,其中22架來自阿聯酋航空;同期,被航空公司取消的A380訂單則高達72架。為盡可能延長A380流水線的運轉時間、從而爭取未來可能的訂單,空客公司已經在2017年將A380的產能壓縮到每年6架。不過,這也意味著空客幾乎無法從中盈利。
事實上,考慮到A380的巨大前期研发成本以及初期的延誤交付罰金,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該型飛機至少要賣出400架,才有希望收回成本。而現在A380的訂單總數僅有274架。
市場預測出錯
空客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決定啟動A380大型遠程客機研发時,對市場作出了預測:航空客流量的增長將集中在繁忙的樞紐機場之間,這些機場的時刻資源非常緊張,航空公司將難以增加航班數量,因此只能寄希望於每趟航班盡可能多裝載乘客。當時,市面上載客量超過400人的大型遠程客機只有波音747,空客公司希望能夠通過A380項目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在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都與波音展開直接競爭。
而競爭對手波音公司則在90年代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市場預測:相比通過樞紐機場轉機,乘客更傾向於直飛,減少轉機。因此,未來航空業的客流增長不會集中在樞紐機場之間,而是在二三線城市之間的直飛航線上;航空公司更需要的是能以更低的油耗直飛這些航線的中型遠程客機。
根據以往經驗,飛機載客量越大,每個座位的平均油耗越低。然而,波音公司在上述預測的指導下,應用大量新技術研发的波音787中型遠程客機,卻實現了與巨無霸A380相差無幾的每座平均油耗。而同時,航空業的发展趨勢也驗證了波音市場預測的正確性:樞紐航線的客流增長並不顯著,航空公司如果使用大型客機,往往會面臨著客座率過低的問題,反而造成每位乘客平均成本的上升;而二三線城市之間的直飛航線,則在不斷增加。
依照與波音787相似的思路,空客也推出了A350中型遠程客機,同樣受到了航空公司的歡迎。在某種程度上,A350也吞噬了自家大哥A380的市場:同樣的一條航線,既可以用兩架中型飛機、也可以用一架大型飛機直飛,運營成本相似--在這種情況下,航空公司更傾向於能靈活調配的前者。況且,並非所有的機場都能適應A380龐大的體積;單次航班動輒500余名旅客,也對機場的安檢、行李等保障措施構成了巨大挑戰。
曾寄希望於中國
空客的競爭對手也受到了大型客機市場萎縮的影響。今年2月9日剛剛度過50歲生日的波音747,曾經在2000年前大受歡迎。為了應對A380的挑戰,波音在2005年宣布推出升級版747-8。結果該款客機只賣出了不到50架,不得不在2017年宣告停產。如今的波音747生產線,專注於貨機型號的生產。不過,同樣屬於大型遠程客機行列、但個頭稍小的波音777卻頗受航空公司歡迎:它只有兩個引擎,油耗明顯低於四引擎的波音747或A380。
幾年前,面對A380滯銷的困境,空客公司還曾經寄希望於中國市場。空客中國分公司總裁陳菊明就曾在2017年表示,客流快速增長的中國航空市場未來可能需要60~80架A380客機。2018年,空客公司高管在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還曾主動提出,如果中國航企能夠增購A380,空客甚至願意與中方建立A380生產合作伙伴關系。目前,空客在中國天津有一條中程客機A320的生產線。
不過,中國航企面對A380的態度始終非常謹慎。迄今為止,只有南方航空公司運營有5架該型客機。
作者: 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