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塑膠瓶汙染海洋 海鮮愛好者每年可吃入一萬顆塑膠微粒

去年政府通過在2018年禁止販賣含柔珠 ─ 即塑膠微粒 ─ 的商品,以免塑膠微粒汙染海洋。然而,因為海洋面臨巨量的塑膠汙染,塑膠在大自然中分解而成的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中,早已禍及人類自己。

 

根據《聯合新聞網》,以塑膠瓶為例,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全球包裝趨勢報告」,估計2016年賣出4800億個塑膠瓶飲料,而2021年將增至5830億個。現在平均每分鐘全球產出100萬個塑膠瓶,數量驚人。

 

人類產出的塑膠垃圾數量遠遠超出回收系統的負載,大量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後分解為巨量的塑膠微粒,透過食物鏈「回饋」至人類的餐桌上。根據《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者估計,海鮮愛好者每年至多可吃下1萬1000顆塑膠微粒。

 

回收速度遠遠跟不上產出速度

 

台灣是回收大國,以寶特瓶來說,回收率已高達95%,遠高於歐洲的59%與美國的31.8%。然而,台灣的成功案例畢竟是少數,根據《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全球回收的塑膠瓶不到總產出的一半,而回收的瓶子中只有7%做成新瓶重覆利用,其餘大部份都堆在垃圾堆中,或流入海洋。而流入海洋的塑膠有500萬到1,300萬公噸被海鳥、魚類等有機體攝取。相關的研究團體估算,2050年前,海洋塑膠的重量會多於魚群總重。

 

 

台灣回收寶特瓶比例高  卻無法循環利用

 

雖然台灣回收寶特瓶的比例極高,但台灣的法規明令「禁止以回收寶特瓶材料用於食品容器及包裝製作」,偏偏食品容器與包裝正是最大宗的塑膠產品之一,所以台灣每年仍須消耗7000萬公升以上的原油製作寶特瓶。

 

減量、重覆使用、回收是減少垃圾、降低環境汙染的三大法則,其中減量與重覆使用最重要,回收的效果其實很有限,如果不希望海洋裡的塑膠成份越來越濃,請盡量減少購買瓶裝飲料,重覆使用飲食器具,才能有效保護環境。

 

(圖片取自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