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迪那年度統計:首次無家可歸者人數激增

根據巴沙迪那市(Pasadena)住房局(Department of Housing )年度統計,巴沙迪那市年度無家可歸人數與去年相同,但人口結構和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首次無家可歸者和家庭暴力倖存者人數激增。

該數據將於6月18日(周二)提交給該市經濟發展和技術委員會。統計顯示有556人無家可歸。數據顯示,長期無家可歸者(一年多沒有住所的殘疾人)數量下降了 19%,從去年的298人減少到今年的240人。這標誌著六年來,長期無家可歸者占無家可歸者總數的比例首次低於50%。此外,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減少了20%,從2023年的40人減少到2024年的32人。

同時,巴沙迪那也經歷了「住房創紀錄的一年」,有410人找到了永久住房,比2022年增加了32%。儘管出現了這些積極的趨勢,但報告指出,新無家可歸者數量的增加令人擔憂,尤其是西裔人口,目前他們占巴沙迪那無家可歸居民的近一半。

46%的無家可歸者是西裔,而巴沙迪那人口結構中只有35%是西裔。最近的激增反映了洛杉磯縣和全國的類似趨勢,從2020年到2022年,無家可歸的西裔和拉丁裔人數分別增加了26%和8%。西裔和拉丁裔也占新無家可歸者的很大一部分,其中26%屬於這一類別,而總人口中這一比例為 16%。

報告稱,經濟差異、住房成本上升、系統性障礙以及新冠大流行的不成比例的影響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31%的無家可歸的西裔和拉丁裔人將失業視為一個促成因素。種族和經濟差異繼續影響無家可歸者。儘管非裔美國人僅占巴沙迪那市總人口的 8%,但在該市無家可歸人口中卻占27%。

許多無家可歸者是巴沙迪那的長期居民。超過一半(即 56%)的無家可歸者在成為無家可歸者之前在巴沙迪那平均居住了22年。

家庭暴力倖存者人數從去年的51人躍升至今年的143人。報告稱,這一上升突顯了加州低收入倖存者面臨的嚴峻挑戰,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有限的資源使其難以逃避暴力並獲得新的住房。

年度無家可歸者統計在調查城市無家可歸者的概況,以更好地了解其範圍,從而指導資源分配和為規劃提供資訊。該統計數據不包括那些與朋友或家人住在一起的人,或那些瀕臨無家可歸但仍有地方住的人。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國首度將核彈頭納經常戰備 國際和平研究所:史上最危險時期
北加東灣唯一24小時CVS 保全遭槍殺 改成晚間8時關門
紐約大學華裔新生 涉偷普亭好友女兒珠寶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