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爭奪戰會怎樣結束?

(德國之聲)倫敦國王學院軍事倫理學中心研究員米隆(Marina Miron)認為,巴赫穆特(Bachmut)對於烏克蘭和俄羅斯軍隊來說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俄軍若攻下這座城市將意味著在頓巴斯地區的進一步推進——應該是向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的方向。

“他們將控制重要道路,切斷烏克蘭軍隊補給,令其更難自衛”,米隆說。此外,這也會削弱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士氣,並使其西方盟友對烏克蘭軍隊戰鬥能力產生懷疑。

德國聯邦國防軍前上校蒂勒(Ralph Thiele)也指出了這一點。“基本上烏克蘭方面被逼著必須得拿出成績,壓力也來自其西方伙伴,因為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要不斷向公眾解釋,為什麼要為烏克蘭提供這麼大的支持”,這位軍事專家解釋道。

蒂勒還強調了巴赫穆特保衛戰與之相連的心理層面的因素。“人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激勵,被鼓舞著堅持下去。這當然也會成為向整個烏克蘭發出的一個信號——向其平民和在其他地區堅守的士兵,”他補充說,雙方為奪取或保衛這座城市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並非可取。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馬丁(Mike Martin)認為,俄羅斯如此堅決地試圖奪取巴赫穆特,是因為這符合普京所宣布的戰爭目標,即“解放頓巴斯”。

馬丁表示:“去看一下公路和鐵路線的走向,就會發現巴赫穆特以西還有兩座大城市仍處於頓巴斯地區,即斯洛維揚斯克(Slowjansk)和克拉瑪托爾斯克(Kramatorsk)。佔領這兩座城市——作為實現其戰略目標的必要條件,他(普金)必須拿下領巴赫穆特。”

誰的勝算更大?

蒂勒(Ralph Thiele)認為,烏克蘭在巴赫穆特爭奪戰中的勝算較小。根據他的說法,俄羅斯軍隊幾乎包圍了該城市。“有一小塊四公裡寬的狹長地帶仍可以自由通行,供逃離、增援或補給。但四公裡根本不算什麼,俄羅斯人就像馬蹄鐵一樣把城市包圍著,而且還在試著不斷將馬蹄鐵的兩端並攏起來。”

除此之外,蒂勒認為,就軍事力量而言,俄羅斯在巴赫穆特也比烏克蘭更勝一籌。他表示:“如果看下整體情況,就會發現俄羅斯各方面軍事裝備的數量要多得多,不管是裝甲車、坦克、火炮還是飛機。”相比之下,烏克蘭還需要等待西方軍事援助的到來。

說到援助問題,蒂勒的看法並不太樂觀:“如果我們看到整個歐洲一個月生產的彈藥還不如俄羅斯一天發射的多,就會對是否真正能夠給予足夠的軍事援助打一個問號。光是坦克的問題就極其困難。我們總是說:坦克可以給,不過得把它們開過去,但許多橋梁無法承受它們的重量。也就是說光把坦克運到目的地就很困難。如果坦克損壞或需要維修,也無法在現場進行,而是可能需要再開900公裡返回波蘭或斯洛伐克進行處理。”

烏克蘭進攻的可能性

關於未來戰況走向,奧地利聯邦軍上校雷斯納(Markus Reisner)表示:“雖然在巴赫穆特取得勝利將意味著俄羅斯人再度佔領一塊領土,但並不意味著是對深入該地區的一種突破,因為下一道防線緊隨其後。”

在哈爾科夫(Charkiw)和切爾松(Cherson)附近獲得勝利後,烏克蘭決定相對迅速地發起第三次攻勢,從扎波羅熱(Saporischschja)出發朝向梅利托波爾(Melitopol)。由於烏克蘭軍隊在巴赫穆特附近受到的壓力,基輔被迫不斷向那裡調兵。

據雷斯納介紹,烏克蘭軍隊目前正在集結8個旅,並在尋找一個合適的進攻地點,有可能是梅利托波爾以北地區。若能成功,那麼克裡米亞、扎波羅熱以及切爾松地區的俄羅斯部隊將被切斷後勤補給線。

"這樣一來,相比於思考怎麼在頓巴斯進一步發動攻擊,俄羅斯人更應該愁的是怎麼解決部隊補給的問題”,雷斯納說。

但來自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東歐問題、國防專家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認為,烏克蘭反攻的時機尚未到來。格雷塞爾解釋說:“如果要發起反攻,必須組織和集中資源,在戰線和戰鬥之外以取得突破。在現階段,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即使烏克蘭人突破了俄羅斯防線並擴大其控制範圍,俄羅斯仍然擁有強大的後備軍以及大量部隊可以投入戰鬥。俄軍可以同時從多個方向向烏克蘭人發起進攻。”

“如果我們再等幾個月,等到俄羅斯的進攻潛力耗盡,並開始消耗其後備軍以維持當前進攻,那麼一旦烏克蘭軍隊突破了俄羅斯防線,就會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來擴大控制範圍。這樣烏克蘭就可以以同等的傷亡人數和戰力部署解放更多的領土。”格雷瑟爾說。

今年還有可能實現停火嗎?

德國聯邦國防軍前上校蒂勒表示:“現在結束這場戰爭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各方自然都在施加壓力,特別是對烏克蘭方面,現在也可能通過印度和中國向俄羅斯方面施壓。”

同時,蒂勒也警告說,俄羅斯仍然擁有讓戰爭大幅升級的潛力,不僅僅是通過核武器,“還包括根本沒引起我們注意的超音速武器,這些武器讓普京可以瞄准世界任何角落精准打擊,我們卻很難抵御。”

在蒂勒看來,現在西方的任務是防止局勢升級:“我們現在必須看看如何能說服普京讓步,這基本上得由那些支持他的人來完成,包括中國、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和南非。這是一個真正可以對俄羅斯施加壓力的群體。”

蒂勒同時認為,對烏克蘭而言,任何軍事上的成功都將有助於在停火前鞏固其談判地位。

談到未來戰爭的走向,蒂勒認為,缺乏士兵可能不會成為烏克蘭停止抵抗的理由:“我認為,對於烏克蘭人而言,這場戰爭的終點是要麼他們贏了,要麼是西方停止向他們提供武器。”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lexandra Ivanova , Olga Sosnytska, Anna F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