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閉幕 2036主辦權爭奪戰提前開打

2024巴黎奧運在11日閉幕,未來兩屆奧運將分別在美國洛杉磯與澳洲布里斯本(Brisbane)舉辦,至於2036年奧運主辦權的爭奪戰則已經提前開打。

美聯社報導,如果跟巴黎一樣,擁有歷史悠久的水道環境是奧運主辦城市的新必備條件,那麼土耳其伊斯坦堡市長會希望國際奧會知道,他的城市擁有這樣的環境。

如果獲得2036年夏季奧運主辦權的關鍵,是要曾主辦有奧運頂級項目的世界錦標賽,那麼卡達可以提出他們過去10年的紀錄。

如果要贏得國際奧會(IOC)的支持,是關於雄心、財政和關係建立,那麼印度獲得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家族和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支持的計畫,就處於有利位置。

沙烏地阿拉伯也在走類似的道路,沙國在巴黎與國際奧會簽訂了為期12年的電競奧運主辦協議,這已經超出了下屆夏季奧運頒獎項目的範疇。

如果2036年奧運必須在亞洲舉辦,這是繼巴黎、洛杉磯和布里斯本之後的合理選擇,那麼印尼作為一個擁有2.8億人口、快速崛起的經濟體,將極力爭取。

卡達、土耳其、雙印都爭取申辦

在巴黎,對主辦權有興趣的各方在國際奧會運作的程序中,謹慎地提出要主辦奧運的理由,此一程序現在已更加嚴謹,較不那麼如批評者所認為的不夠透明。與過去要在舉行該場奧運7年前進行多個候選城市投票的方式相比,現在程序可以較快地產生主辦城市。布里斯本擊敗了卡達,在2032年奧運舉辦的前11年獲得了該場奧運主辦權。

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2036年奧運主辦國將在2029年之前就知曉,並且被巴黎設下的高標準強烈影響。

伊斯坦堡市長伊瑪莫魯(Ekrem Imamoglu)在巴黎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我主要關注國際奧會的期待、他們的夢想,以及世界希望看到的內容」,「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想知道競爭對手是哪個城市。」

國際奧會表示,有「兩位數」數量的城市或國家,正在就是否有意舉辦可能2036年以後的夏季奧運進行談判,現階段這些談判可能是非正式的。

儘管如此,過去兩週在巴黎設置招待館的國家,還是展現了明確的意圖。

在7月27日印度之家(India House)開幕式上,國際奧會委員妮塔‧安巴尼(Nita Ambani)表示,舉辦奧運是「屬於14億印度人的夢想」。

安巴尼家族是印度最富有的家族,也是信實工業集團(Reliance Industries)的所有者,他們以奢華招待而全球知名。為慶祝他們的兒子阿南特‧安巴尼(Anant Ambani)在孟買舉行的婚禮,數個月來的活動吸引了世界領導人、一流表演者和好幾位國際奧會委員前往。奧運主辦權是由國際奧會委員進行最終投票確認。

卡達沒有設置公開接待場所,但卡達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曾前往巴黎參加國際奧會會議和開幕式,他自2002年以來一直是國際奧會委員。

巴黎設下主辦奧運高標準

伊斯坦堡之家(Istanbul House)在巴黎奧運最後一週開放,提醒遊客這座城市將舉辦2027年歐洲運動會(European Games),有點算是一次試演計畫。

伊瑪莫魯在經過翻譯的評論中指出:「你也在與過去的奧運經驗競爭」,「你需要做得比過去更好。」

巴黎所做的就是向國際奧委會展示了注重永續發展的精神,也就是奧運會可以在不建造閉幕式後會被閒置的蚊子館而舉辦,也提醒人們不應浪費納稅人的成本。

2028年的洛杉磯奧運將進一步只使用現有或臨時場地,它將透過把兩項無法在當地舉辦的運動項目,也就是壘球和輕艇激流,改在位於洛杉磯東方2,000公里遠的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舉辦,來實現這一目標。

印尼希望透過在雅加達和巨港(Palembang)舉辦2018年的亞運,來為奧運評估者留下深刻印象。亞運的比賽項目和運動員都比奧運多。沙烏地阿拉伯直到2034年才在利雅德舉辦亞運。卡達2006年曾在杜哈舉辦亞運,並將在2030年再次舉辦。

巴黎奧運印尼隊領隊巴克利(Anindya Bakrie)表示:「印尼擁有基礎設施、雄心壯志和意願。」

當印尼在去年拒絕讓以色列參加U20男子世界盃足球賽時,國際足總在開幕的幾週,取消了這個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主辦權。

巴克利指出:「透過表達我們想要申辦2036,這也意味著我們知道我們必須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做對了」,「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大眾」。

而如果伊斯坦堡要主辦2036年或2040年奧運,或許可以再一次把運動員的開幕式遊行,辦在連接歐洲和亞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Strait)邊。

伊瑪莫魯說:「如果你有劇本,有正確的編排,它會非常了不起」,「你可以夢想有50萬人在這樣的場景下觀看開幕式。」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巴黎奧運落幕 林昀儒:繼續努力
巴黎奧運/IOC主席將換人 日籍渡邊守成爭取進入候選
巴黎奧運閉幕 「阿湯哥」垂降宣告下屆洛杉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