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灰犀牛指可見的危機 中國引喻錯亂

▲賴清德下月出訪將過境美國,引發中國不滿。(圖/翻攝民進黨YT)
▲賴清德下月出訪將過境美國,引發中國不滿。(圖/翻攝民進黨YT)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賴清德8月將出席友邦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期間會依慣例過境美國,中國同樣也依慣例表達不滿,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當務之急,是堅決擋住賴清德訪美這頭正向我們衝來的灰犀牛。」灰犀牛指的是可預見的危機,但事實上,中國才是屢屢破壞台海穩定的始作俑者,與其說賴清德是灰犀牛,不如說中國更像是傳說中專搞破壞的巨獸哥吉拉。

「灰犀牛」與「黑天鵝」都是金融圈常見的術語。黑天鵝一詞最早出現在由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於2007年出版的暢銷書《黑天鵝效應》,意指「發生機率極低、且難以預料,卻仍然發生的事件」。原因17世紀前歐洲人都以為天鵝全是白色的,但是1967年澳洲發現首隻黑色天鵝,打破了人民長期以來對天鵝的認知。

所以《黑天鵝效應》書中就提到,黑天鵝事件的幾個定義,首先就是這件事發生機率太低,因此很難題前預料,但是發生之後,卻可能對現況造成劇烈的衝擊。

相較於黑天鵝,灰犀牛則是指已經可以預期會發生的重大事件。灰犀牛一詞起源於2013年,由美國學者米歇爾(Michele Wucker)提出,用來比喻人們面對一隻重達兩噸的犀牛要迎面撞上時,卻常常呆若木雞、不為所動,藉此來影射決策者在面對即將到來、顯而易見的重大危機時,卻往往不願有任何改變或行動。

不過不論是黑天鵝或是灰犀牛,指的都是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機,但中國用來描述賴清德出訪,卻顯得不倫不類。賴清德是台灣民選副總統,代表總統蔡英文出席友邦總統的就職典禮,美國基於台美友好,讓賴清德過境美國,如此單純的出訪計畫,會出現什麼危機嗎?

賴清德出訪,只有中國會自覺傷害國家利益,因此厲聲疾呼反對。但世界上有哪個國家,領導人出訪需要中國的同意?賴清德出訪就算會帶來危機,也一定是中國刻意的文攻武嚇引發的台美中關係動盪緊張,這樣的危機,絕對與台灣無關。與其說賴清德是灰犀牛,不如說中國才是屢屢破壞國際關係和平穩定的「哥吉拉」。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嗆阻賴清德「竄美的灰犀牛」 陳建仁:不須滋生事端、製造動亂
「支持台獨」、「台灣總統走入白宮」 賴清德兩岸論述屢引發爭議
出席造勢未提白宮 賴清德:會用中華民國台灣團結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