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男童之死惹眾怒 光獵巫補不了破網

▲兒虐事件不斷,要防範悲劇,持續修補社會安全網才是追根究柢之道。(示意圖/取自pixabay)
▲兒虐事件不斷,要防範悲劇,持續修補社會安全網才是追根究柢之道。(示意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北市一名1歲多的男童疑遭保母凌虐致死,點燃全台怒火。眾人憤慨的是,保母用各種殘忍手段對幼童痛下毒手,傷勢慘不忍睹;而社會安全網漏洞百出,導致悲劇發生,也令人相當遺憾。此外,警方在查案時,將涉嫌包庇保母的社工「上銬示眾」,引發民間對社工撻伐與聲援的兩派聲浪,意外轉移案情焦點。每當台灣發生重大社會案件時,輿論總會上演一場獵巫大會,網友更是到處出征,只為發洩情緒,實則對於改善制度以及修補社安網,一點幫助都沒有。

年僅1歲多的男童去年12月疑似遭到劉姓保母姊妹檔虐殺,此案爆發以來,輿論譁然,引起全民公憤。然而,雖然檢警對於此案已在著手調查當中,但網友不滿的情緒仍持續高漲,竟四處獵巫、起底,尋找攻擊對象。例如,劉姓保母的外甥女有社工師執照,曾參選過北市立委、議員,外甥女的臉書竟然無端遭受網友留言嗆聲。即便兩人有親戚關係,但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個人造業個人擔,網友如此的牽扯攻擊實在莫名其妙。

意外的是,隨著案情發展,卻發生了模糊焦點的社工上銬事件。警方12日在偵查疑似涉嫌包庇保母的陳姓社工時,將其上銬移送,戒具暴露,沒有外套等其他東西的遮掩,讓媒體和各界都看得清清楚楚。此舉的意圖明顯,就是要加強其罪犯意象、形塑「繩之以法」的氛圍,以呼應民眾群情激憤的獵巫心態。

該社工固然有訪查不力、未能及時攔阻悲劇等等疏失,無論是故意隱匿或被案家矇騙,真相仍有待調查,但畢竟其非加害者當事人,警方上銬移送,雖是依照法規執行,但有違比例原則,此「示眾」的表演心態也可議。

社工上銬事件引發在第一線的基層社工師反彈,警方已迅速做出處置與回應,但此事件凸顯的是,為了安撫廣大民怨,且順應習以為常的獵巫風氣,趕快推出一個可以千夫所指、讓大家得以丟石頭吐口水的當責對象,是最廉價也簡易的作法。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兒虐事件不是第一件,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件。抓了一個兩個加害者,並不會從此就阻止悲劇發生,而應從制度面檢討,才能把這張社安網補得厚實,這個修補過程一定漫長,但唯此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不是像打地鼠一樣,冒出一個打一個。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詹姆斯·瑞森(James Reason)曾於1990年提出「瑞士乳酪理論」(Swiss Cheese Model),指的是意外發生時風險分析與控管的模型。當意外事件發生,只是湊巧穿過每一層防護措施的漏洞,就如同光線恰好穿過每一層乳酪的孔洞,形成「步步錯」的不幸

依此理論來看,綜觀現已浮上檯面的各項資料,男童之死,除了保母是直接加害人,兒福聯盟、訪視社工、台北市社會局等等都有關係,一層又一層的疏失疊加起來,終於交集成為悲劇。

要補破網,不能互踢皮球,不能只究責個人,也絕非一味順應輿論風向與網友情緒。修補與改革勢必不易,因為每一層的漏洞都須找到訂正之法,但該做就要做,不要再讓可憐的生命逝去。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如果您或家人、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或是您知道有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或其他嚴重傷害其身心發展的行為,請主動撥113,透過專業社工員處理,救援受虐者脫離危機。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沒有人照顧孩子為了虐童!專家籲給24小時保母喘息服務、心理支持
訪視內幕流出!虐童保母一概不說話 曾遭家長抗議孩童屁股紅腫
1歲嬰遭保母虐死!社工遭上銬挨轟 北市警局長:審酌情節欠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