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逾兩成,隱形牙套「舒服美」的小蝦米突圍秘辛

據統計,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做過牙齒矯正,其中又有約20%矯正者,會使用隱形牙套。台廠舒服美,如何突圍跨國龍頭的封鎖,打造台灣產業鏈。

據統計,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做過牙齒矯正,其中又有約20%矯正者,會使用隱形牙套。

但鮮少人知道的是,在2014年前,全球隱形牙套幾乎都被國際醫材大廠「隱適美」一家獨大。壟斷原因,除了技術領先及專利保護,更在於隱適美與各國通路關係良好,因此總能穩定成長。

但如今,隱適美在台灣隱形牙套市場的已不再一枝獨秀。一家名為舒服美的台灣新創,在過去8年間,不僅從無到有推出本土第一款隱形牙套品牌,更成功搶下國內兩成的隱形牙套市場。

去年起,舒服美結合台北市「牙醫診所」與「隱形矯正教育中心」,讓病患看診時,能同時接受牙醫師與牙技師的判斷。創新商模,讓舒服美成功走出台北市,往台中、台南拓點。

這條在2015年前,從未有本土企業闖出名堂的產業,舒服美為什麼能成功突圍?

舒服美從0到1,創本土首家隱形牙套,還得從一位年僅23歲青年的自我實現說起。今年32歲的陳家寅,是舒服美的創辦人。9年前,還在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生醫材料研究所的他,就已經察覺到,台灣牙技產業已進入削價紅海市場。

舒服美創辦人陳家寅。黃菁慧攝
舒服美創辦人陳家寅。黃菁慧攝

「我大學開始讀牙技,我的同學畢業後,不到兩成繼續走這行,」他分析,在台灣,牙技師算是牙醫師的附庸,往往自主性不夠,再加上台灣缺乏牙材產業創新,能發揮牙技長才的機會自然也少。

但對牙技抱有熱情的陳家寅,並不想就此放棄。2013那年,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運,出現在隱形牙套市場,讓陳家寅決定投入創業。當年,全球醫材大廠隱適美的隱形牙套專利正式過期,這也意味著,原先被壟斷的隱形牙套市場,開始有了競逐的可能。

「這塊市場今天不搶,明天就沒機會了!」陳家寅當時想,自己從大學起投身數位化牙科、3D列印醫材也有七年,「搶占國內隱形牙套市場,捨我其誰?」

行動派的他,旋即在兩年內聯手大學同儕,結合校內資源與業界人脈,成功開發隱形牙套,並創立台灣第一家隱形牙套品牌「SOV舒服美」,希望盡速搶攻市場。

沒想到,品牌成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產品研製雖然順利,但在行銷端,舒服美卻屢屢吃鱉。「當時開發業務,就是把業界認識的醫師,全拜託一遍,」市場總監朱祐霆回憶,要說服醫師放棄國際大廠,改而相信一個陌生的本土品牌,談何容易。

陳家寅分析,牙套產業是「出海口的戰爭」。出海口是指牙醫師,只有掌握牙醫師的合作意願,醫師才會向病患推薦產品,沒有牙醫的信任,一切都是枉然。

但國際大廠,早與連鎖牙醫擁有密切合作,出海口打不下來,病患更不可能認識舒服美。「當時就是抱著,有醫師給機會就做,虧本也做!」陳家寅回憶,舒服美創辦的頭一年,算上人事、設備成本後,幾乎一毛未賺。

臉書滑出成長曲線,三年營收十倍跳

帶著對「出海口」的省思,陳家寅竟意外在臉書上,滑出突圍商機。

「滑臉書時,我常感慨很多藝人、KOL牙齒亂,」陳家寅分享,創業後,總愛盯著別人牙齒看,滑臉書時也不例外,原先只是愛觀察,但再一轉念:「若能獲得KOL推薦,不正是為自己的商品,打造出海口嗎!」

他分析,只要被協助的KOL願意在粉專分享矯正心得,舒服美等同能取得長達兩年、數十萬粉絲的曝光。

這帖奇招,也讓舒服美迎來爆發性成長。在接洽KOL之前,舒服美平均每月成單量,常二位數有找。但在藝人、模特兒、Youtuber的加持下,竟在短短兩年多,讓業績成長超過十倍。

高曝光量的帶動下,也讓舒服美有了自創「出海口」的本錢。由於手握大量病人諮詢,舒服美也從向醫生的請託者,成了診所渴求合作的搖錢樹。短短三年,舒服美已成為上百間牙醫診所的合作品牌。

但好景不常,一場「斷糧危機」再次讓舒服美的陷入低谷。

一直以來,台灣隱形牙套原料究竟屬於「第一級醫材」或「第二級醫材」,遲遲沒有定論。抓準這項法律上的灰色地帶,2018年,國際大廠向衛福部提出質疑,要求針對牙套醫材分級,做出明確裁定。

此申請案一出,舒服美的產品供應鏈,立刻受到波及。當時,負責舒服美原料的上游廠僅取得一級醫材證,為求保險,舒服美決定停止合作,待衛福部裁決後再議。

「我們等於是糧草被斷,」陳家寅苦笑,為了讓出貨回穩,舒服美不得不自建原料生產線,但不幸的是,在燒錢自建生產線時,舒服美過去引以為傲的「KOL行銷」卻也陷入停滯。

舒服美隱形牙套。黃菁慧攝
舒服美隱形牙套。黃菁慧攝

首創「隱形矯正教育中心」,打造雙主軸專業

「好幾個月,就是卡在每月6、70單上不去,」陳家寅表示,面對台灣市場拓展狀況陷入停滯,加上法規面的不確定性,讓他決心在2019年中,嘗試將產品外銷中國。

屋漏偏逢連夜雨。原先預計台灣製造、外銷中國的策略,根本行不通,由於中國力推「2025中國製造」的戰略,想在中國賣醫材,就需當地建廠、取證、找人,但當時資本額僅僅兩百萬的舒服美,哪有如此大的投資預算。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中國陷入感控低氣壓。不久,兩岸邊境也陸續從嚴,舒服美的西進計畫,正式宣告退出。

但好在,短短半年的西進探索,也非一無所獲。中國拓點期間,陳家寅意外結識日亞美牙醫前院長,兩人相談甚歡。院長自承,想專心中國、已無心經營台灣,便同意將該診所委託舒服美管理,並轉型為「隱形矯正教育中心」。

這個機緣,也讓舒服美迎來短短六年內的,第二次重大轉型。

「第一次轉型,是TO B(醫師)跨足TO C(民眾);第二次轉型,是直接跨入診所通路,」陳家寅總結,接手代管診所後,舒服美不只掌握出海口,還能進一步開發多元服務。

其中,讓牙技師與牙醫師共同研擬矯正計畫,堪稱舒服美在牙醫診間的創舉。傳統上製作牙套,需經過兩階段,先由牙醫評估患者狀況,再將診療建議交付牙技師,由牙技師負責包括牙套、假牙、植牙的製作與調整。

但在日亞美診間,沒有兩階段交接,而是讓牙技師常駐診間,只要病患進入矯正諮詢環節,就由牙醫師與牙技師共同參與。

「這是把牙技師價值最大化,」日亞美院長李怡璿表示,過去牙醫師與牙技師分屬診所與牙技所,是類似上下游關係,但兩方對診療認知總有落差,也因此會消耗大量的溝通成本。

除此之外,由於舒服美是本土品牌,從牙套的建模、製作、調整都能一條龍本地完成,不僅降低製作牙套的跨國成本,更讓國內牙技師,有了全新的發展可能。

日亞美診所駐診牙技師胡珈瑄就坦言,讓牙技師走入診間,一同參與牙醫師、病患的矯正計畫,是傳統牙技師職涯的翻轉,「以前牙技師就是聽指令、做齒模,但現在我們能做得更多,軟體、協作、臨床溝通都得學。」

八年前對牙技的熱情與一絲執拗,已讓陳家寅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如今的舒服美,不僅是國產隱形牙套市佔第一,更為台灣牙技師的職涯,創造嶄新可能。從傳統牙材商、KOL行銷,再到創新診所通路,陳家寅對牙技產業的探索,還在繼續。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不願妥協的醫療堅持!林彥璋用呼吸、飲食改變患者健康
自媒體時代,你也可以當意見領袖!刻意練習提升思考深度,用文字發揮影響力
從「數位轉型」到「數位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