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夜市減塑先行 加碼優惠鼓勵民眾

您有仔細算過,一天內我們會用到多少塑膠袋呢?像是婆婆媽媽,每逛一次傳統市場,平均會使用5到8個塑膠袋,為了環保,塑膠袋還是儘量減少使用,可以改變消費習慣,先從自備、或者重複使塑膠袋,開始做起。

減塑活動人員莊小姐:「拿袋子的話 就可以集1 點 。」

民眾:「自己帶環保袋,回家我就摺一摺把它收起來(再使用)。」

環境部規劃七月份起,挑選全台40個傳統市場、夜市,示範攤商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政策;新北市泰山公有市場,六月一號開始,先舉辦”塑膠袋換免費衛生紙”好康活動。

市環保局股長陳烱力:「我們常常逛一次傳統市場,大概拿到5到8個塑膠袋承裝產品。」

根據統計,傳統市場、夜市、早餐店,使用手提塑膠袋用量超過5成。泰山公有市場攤商林祝清 :「(客人)忘記帶來還是怎樣,。」

泰山公有市場攤商李龍礽:「(上班族)他們還是要上班,所以東西必須要(分開)冰好(放冰箱)。」

台灣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80個塑膠袋,大約是歐盟民眾用量的4倍。減塑習慣養成急不得,但掌握人心,有機會加速。

泰山公有市場自治會總幹事陳筱蕾:「集5點(1個塑膠袋1點) 送一包衛生紙,我覺得這更實際。」

泰山公有市場自治會長張慶芳 :「 6月1日 已經發出100包衛生紙,已經減量至少減500個塑膠袋。」

攤商們早在三年前,就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兩年前,更加碼民眾自備環保盒、袋子、杯子,消費最高現折5塊錢。長久下來,不少民眾和攤商自然而然有了正向回饋。

民眾林小姐:「(塑膠袋)再回收,再利用。」

泰山公有市場攤商劉小姐:「她會跟我收,這袋子是阿姨帶過來的,這袋子是阿姨洗過的。」

泰山公有市場攤商陳小姐:「這是客人拿回收來,我們都重複使用,自己給它晾乾。」

只是,民眾獲得現金回饋,來自攤商額外付出的成本;再加上,若不提供塑膠袋,或者須付費,有些民眾,可能乾脆不買。

公有市場自治會總幹事陳筱蕾:「75%(攤商)都有在參加(自備環保容器折扣),25%(沒參加)我們再慢慢感化他。」

泰山公有市場攤商李龍礽:「我說你(客人)如果不要求塑膠袋,我最實際 我蔥多送兩根給你,要求塑膠袋 沒蔥的,他說以後不跟我買,我說好你不要買沒關係,我看塑膠袋 堆得四處都是,我自己看了也很難過。」

剛開始,善用人情互動、未來,減少消費者麻煩,是訣竅。

新北市環保局股長陳烱力:「(傳統市場)台灣人情味所在,我今天我要是有響應這樣子(活動),攤商也這麼支持(提供回饋),我這邊(民眾)也相對,我會比較有欲望,去實踐不塑市場行動 。」

民眾出門前先規劃採買內容,重複使塑膠袋;攤商、民間團體響應政策,市場減塑,用時間和習慣,一步一步達成。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洪水龍捲風先後來 南非極端氣候22人亡
愛要說出口!蔡明賢的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