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憂心瑞信成風暴開端 專家示警未來半年市場3大危機

外商瑞信集團近日盛傳財務危機,市場憂心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金融業者及學者均指出,對市場而言這僅是開端,在各國加速升息潮下,景氣減緩、獲利空間縮減,殭屍企業或體質不佳金融機構將一一現形。

LONDON, ENGLAND - OCTOBER 03: A general view of Credit Suisse in the Canary Wharf business district on October 03, 2022 in London, England. (Photo by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外商瑞信集團近日盛傳財務危機,專家指出,對市場而言這僅是開端,未來半年市場恐有三大危機值得注意。(資料照/Getty Images)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日前披露,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DS)有大幅攀升跡象,凸顯市場投資人的憂慮;儘管瑞信發布聲明強調財務穩健且流動性充足,市場仍高度關注瑞信可能爆發財務危機。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目前瑞信尚未公布重整計畫內容,現階段市場對瑞信仍有疑慮,不過瑞信為瑞士前兩大銀行之一,有近乎大到不能倒的地位,必要時候瑞士政府應會出手幫忙,根據瑞信整體結構及流動性,有機會度過目前難關,不至於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

不過,羅瑋及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均直言,瑞信僅是風暴開端,真正有問題的可能還有其他金融機構或一般企業,隨各國央行加速升息列車,景氣減緩、獲利空間縮減下,類似案例將有增無減。在此波全球升息衝擊中,瑞信是第一個受到較大傷害的金融機構,事實上和瑞信性質類似的金融機構應還有很多未爆彈,尚未浮到檯面上。

羅瑋指出,不管哪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大概都已接近此波升息循環的尾端,美國聯準會(Fed)今年若再調升5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明年最多再1、2碼調整空間,升息帶來的壓力已近尾聲,未來半年有3大市場危機須關注。

最迫切的是歐洲面臨的能源通膨危機,讓廠商生產成本飆升過速,羅瑋說,最近許多歐洲製造商選擇停工或減產,加重供應鏈問題,近期美國通膨沒有原先預期下降得快,即是受到歐洲供應鏈影響。而歐洲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若無法順利度過能源通膨危機,也會波及金融機構對相關企業的放款或持有的債券,對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殺傷力均會非常可觀。

全球面臨的第二大危機是美元過於強勢,新興市場資金持續外流,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巨大壓力,也迫使新興市場國家加劇輸入性通膨。

第三大危機是各國央行升息潮陸續收尾,殭屍企業開始逐漸暴露,投資配置上,羅瑋建議,高風險部位可盡量先實現獲利變現,保留現金流動性,靜待市場淘洗、殭屍企業現形,避免大意踩地雷。

編輯:秦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