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搬菜到掃蟑螂屋 無家者成為做工的人

街友應援團5(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陳婕翎台北20日電)無家者在街頭討生活,常被認為「都不出去工作」,其實不然,除了舉看板、發傳單或賣雜誌,他們可能在街頭打掃、去市場搬菜,或在髒亂的「蟑螂屋」清掃,從事朝九晚五上班族想不到的工作。

台北市的一角,曾經有個老奶奶與狗相依為命,老奶奶過世後,幾隻狗被鎖在家被相繼餓死。老人家生前有嚴重的囤積症,狗的屍臭味加上長久未清理的環境,成為鄰里問題。

儘管下夜班後只睡了4個鐘頭,阿宏(化名)仍然一早就到老奶奶家,從堆到看不見牆的屋子裡,把垃圾打包裝袋,扛到1樓對街等環保局來清運。今年72歲了,他說,想要趁著身體還撐得住,繼續工作,賺點錢用,也保持日常的活動量。

「雖然夜班也有薪水,但這裡領的是現金,不會一進戶頭就自動繳貸款和保險」,問起為什麼要打2份工,阿宏說,薪水和年紀都是問題,領現才能保障手頭上有錢用,而且自己年紀大了,也擔心難保哪天不會被長官當成多餘人力,想方設法「弄」到離職。

不少人以為無家者「不工作才會流落街頭」,但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人生萬事屋」專案負責人陳盈婕說,無家者只要身體能負擔,很高比例會去找工作,只是受限於條件,多僅能擔任社會底層勞動,不在一般人的視線中。

●打掃搬菜清蟑螂屋 街友上工多溝通

人力銀行求才樣態百百款,人們習以為常的職場常規,卻是街友難以突破的框架。例如被債務逼上街頭的,就只能找尋領現工作,否則薪水一旦匯入戶頭,就可能遭法院強制執行扣款;投保勞健保,也可能導致冤親債主找上門。

像老奶奶這樣獨居老人滿屋雜物導致家裡變成「蟑螂屋」的狀況,並非個案。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遭鄰居檢舉、房東拒租,過往只能由社工協助打掃,人生百味自2020年開始與台北市社會局萬華社福中心合作,把這樣的棘手案家,轉變成有工作意願街友的職場。

但陳盈婕發現,不能只是把工作人力帶去現場就好,還要社工到現場協助與住戶或業主溝通、做人力調度,更要安排額外培力,因為無家者常遇到的困境,還有如何溝通和解決問題。

「也許從以前就缺乏遇到問題提問後有好結果的經驗,問了總是被罵,或被看不起,再加上無家者這個身分,使得自尊、自信心都很低落,因此更不覺得自己有空間可以嘗試。」陳盈婕指出,不少街友一遇困難就選擇離開、放棄到手的工作機會。

只要有人傾聽、協助改善,他們就有機會投入工作,因此「人生萬事屋」團隊每個月都開一次聚會,從分享近期遇到的困難、提出對打掃工具的想法等小事開始,讓每個人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

陳盈婕說,希望讓大家覺得「你想要講的話,你是可以表達出來的,我們也可以聽,可以再更信任周圍的人一點」;遇到遲到、犯錯,也不再覺得「反正我去了也會被罵,而且少了我一個也沒差。」

●從街頭轉進職場 容錯空間考驗大

由街友幫弱勢家戶打掃,如今已經走入第3個年頭。每次都是幾十大袋垃圾扛上扛下,非常需要體力,幾年下來也有大哥身體慢慢老化,逐漸負荷不來,但不少人即使已能申請社福津貼,仍希望出來工作,就是「不想要別人看不起他」。

然而,就算人生百味很努力提升了街友的工作習慣與動力,進到主流職場仍有一大段路,陳盈婕說,其中的關鍵就是容錯空間。

無家者的狀態,容易受各種狀況影響,可能一覺醒來行李全部不見,又要抽空就醫、跑法院處理債務,時間被切割得很零碎,又要尋求最低成本的方式解決洗澡、吃飯、移動問題,無法只專心在工作上,「很多人可能沒有辦法思考很久以後的事情,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流浪本身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真的不會有人只為了省一餐的便當,而捨棄工作」,陳盈婕說,如果可以有更多願意理解、願意跟他們對話的雇主,或許就能讓這樣的人生活能夠漸漸穩定、比較有信心,工作也可以做得比較長久。

●認識貧窮的樣貌 期盼打破偏見洗刷污名

「以前對貧窮的認識,非常抽象」,社會系出身的陳盈婕說,只聽老師提過結構問題,課本也只有快速帶過貧窮成因。直到加入人生百味,開始帶領大眾認識無家者樣貌,自己也開始思索,「可以為無家者做什麼」。

「大家友善看待街友是第一步」,大學主修工業管理的陳彥璋,因在社會局服替代役,邂逅難忘的街友家族,因而投入街友工作,成為救世軍社工,期盼透過陪伴,打破街友不工作、不乾淨偏見。

「不是他們不做工,是沒有工能做」,陳彥璋說,在社會不友善的目光之下,街友的工作選項非常有限,加上多數街友健康狀況都非常不好,不是一般人能想像,若無法久站或長時間從事粗工,少數能做工,本身也不穩定,如街上舉廣告牌等,都是1天有工作、3天沒工作。

反覆目睹快成功站起的街友再次跌倒,是否氣餒、想放棄,陳彥璋雲淡風輕說:「當然會,而且常常會。」不過,他一直做社工,10多年了。

直到中央社記者訪談接近尾聲時,他才突然補充,現在更希望透過自己一點點的力量,撕掉外界貼在街友身上的所有標籤,當身旁親友提到街友不工作、不乾淨,他都會耐心解釋。

陳彥璋認為,去掉污名化,才有可能討論改善困境。當民眾對街友仍有負面刻板印象,即使政府願意投入資源,人民也會質疑官方對「好手好腳」的街友太好。

在弱勢族群去污名化的路上,台灣已有許多成功案例,陳彥璋希望,街友有朝一日也能在其中。(編輯:陳清芳、陳政偉)1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