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參選人林佳龍 烏日老人護理之家和老人過父親節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護理之家過父親節!台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8日來到宏愛護理之家關懷長輩,現場也有志工媽媽帶來精彩的土風舞表演帶起歡樂氣氛,充分展現出社區志工活力的一面。林佳龍在現場與長輩同樂,並協助長者進食,與護理之家中的老爸爸、老媽媽共度一個別具意義的父親節;林佳龍表示,近來台灣天災及人為災害很多,感到世事無常,呼籲大家利用節日陪陪家人,就算真的無法相聚,也至少應打通電話關心。

護理之家中有一位林姓先生,是一位60歲的獨居老人,10年來住在太平區的山上,撿拾垃圾維生並且喝雨水過生活。在社會局介入了解後,聯繫宏恩醫療體系中的宏恩基金會協助處理,基金會董事長吳子鈞也相當關心此個案狀況,後續直接由基金會著手處理安置照顧部分,讓林伯伯得以有一個溫暖的家。

林佳龍說,隨著社會逐漸走向老年化,未來不僅要結合民間力量讓社會福利網絡更健全完整,也要推動「活躍老化」政策,讓台中不但是宜居城市生活首都,更是退休族最喜愛的「移居城市」。

行政院經建會推估,2018年後,台灣社會逾65歲人口將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林佳龍說,降低長者的「失能率」,創造「活躍老化」環境,是現今先進國家的老化社會福利政策的主要目標。林佳龍提出,要建立「活躍老化」的環境至少需要二大環節:第一,廣泛提供老年人交流、終身學習、運動的機會及場地,甚至提供必要的家事服務、減輕生活自理的負擔。他認為,台灣各類老人服務據點太少,是失能率高升的主因。政府應整合資源發展「銀髮族俱樂部」,以優質綜合服務吸引老人交友,互助。結合社區大學、瑞智學堂等終身學習課程,並可在各區運動中心設置銀髮族運動專區。

第二個環節是提供穩定居家服務,預防輕度失能者惡化。目前政府居家服務與長照規劃不是大型化與機構化,就是傾向家庭化,如此兩極化無法全面顧及到年長者的需求與負擔能力。林佳龍表示,未來可朝向「社區化」,由數個家庭共享3到5個居服員。此外,他也建議政府應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老人休閒活動設備補助、日間照顧」等三大相關法規及系統整合(目前這三項經費基本上不得重複申請,且補助額度杯水車薪),應適度允許相關經費彈性挹注,提升各單位復健功能的服務。

林佳龍表示,他極力推動「志工銀行」的設立,就是打造活躍老化環境的基礎。由政府建立社會服務平台,媒合志工與需要協助者,甚至鼓勵健康銀髮族等做志工,儲值志工點數,未來也能享有其他志工的服務。讓志工們成為打造活躍老化環境的活水,包括終身學習課程、運動服務等由志工擔任,讓社會形成共助雙贏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