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中國行〉 專家: 美中關係有走向穩定惡化的趨勢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五(4月26日)結束對中國的三天訪問,美中雙方在重大議題上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專家指出,布林肯此行突顯示出,儘管兩國關係似已趨向穩定,但不意味分歧不再擴大和深化。相反的,兩國關係有走向穩定惡化的趨勢。
布林肯中國之行在相對溫和的氣氛中結束,被視為是2022年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以及去年初美國擊落中國間諜氣球以來,雙熱關係趨於穩定的最新跡象。
康乃爾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艾倫·卡爾森(Allen Carlson)則說,很明顯,雙方在實質問題上幾乎沒有共同點。
從台灣、南海緊張局勢、到美國科技管制、貿易爭端及烏俄戰爭,美中兩國目前正面臨一系列重大分歧,有越來越擴大之勢,布林肯這次訪問沒有帶來任何明顯突破。
卡爾森說,雙方都不想發生公開衝突,但與此同時,利益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中國可能自認為現已足夠強大,不需要再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屈服於美國,“因此,雙方都在談論合作關係,但北京和華盛頓似乎都不願意(或無法)做出讓步,從而真正讓兩國關係更加穩固。”
倫敦國王學院學者奇諾·萊奧尼(Zeno Leoni)說,布林肯之行不太可能產生任何實際成果。這位地緣政治學者在最近的一篇論文(The Return of Geopolitical Blocs)中指出,世界秩序正在重蹈回歸地緣政治集團的老路。
他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人們擔心的是,歐洲和中東的衝突會產生骨牌效應,拖累美中俄三個國家,布林肯此行正值東歐和中東局勢緊張之際,這就是布林肯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的原因。
然而,有跡象顯示,中俄關係很可能還會繼續加強。就在布林肯批評中國援助之際,普丁週四宣布計劃在下個月訪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