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中行 中方:台灣問題是中美最突出的風險

美中雙方同意持續對話

訪問中國的國務卿布林肯(北京時間)19日會晤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而他此行能否見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成關鍵。布林肯18日先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會談約五個半小時,未能化解雙方在台灣問題上最嚴重的歧異,僅就潛在具建設性的方式討論相關議題,但都同意持續對話。

新華社報導報導,王毅19日上午會見布林肯。中國的英文官方媒體「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採訪團隊官方微博「CGTN記者團」附上王毅與布林肯會談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除了王毅與布林肯之外,其餘與會成員都戴口罩。

預期習近平將接見布林肯

路透指稱王毅與布林肯兩人在會議開始前握手,並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預期習近平會接見布林肯,但尚待美國務院證實。

布林肯會秦剛 幾無共識

布林肯18日與秦剛會談時,同樣沒有戴口罩。媒體報導,布林肯與秦剛會後,雙方都表示這次會談坦誠而有建設性,但雙方除了同意繼續對話,並由秦剛赴美再談之外,似乎少有共識。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澤克爾(Anthony Zurcher)推文表示,布林肯與秦剛會談五個半小時,與原定時間多一小時,雙方隨後共進「工作晚餐」。

新華社報導,秦剛表明中美關係正處在建交以來「最低谷」,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美中官員盼建構穩定關係

美中官員都強調,希望構建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關係,但中方表明「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真正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會後雙方說法相似,都認為這次會談有所助益,美方發言人形容是「坦誠、實質且建設性」會談,新華社則形容雙方會談「坦誠、深入且具建設性」。

中方證實,秦剛已接受布林肯「在雙方合適時間」的訪美邀請,但日期未定。

布林肯此次訪中是美國國務卿時隔五年再訪中,也是拜登就任以來訪中的最高層級官員。布林肯原訂今年2月出訪,但因偵察氣球事件而擱置。

美國官員和分析師預期,布林肯此行將為雙方在今後數月進行更多雙邊會談鋪路,包括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可能訪中,這可能促成拜登總統與習近平在之後的多邊峰會上晤談。

布林肯19日會晤王毅後,此行可能的話,還會跟習近平會面。美國官員向美國記者簡報18日的會談時,不願多談布林肯是否一定會和習近平會面,以及秦剛何時可能訪問華府。

以往美國國務卿訪問北京,通常都會面見中國最高領導人。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學者說法報導,布林肯此行若見到習近平,才能算成功。

布林肯16日表示,拜登與習近平已致力改善溝通,「盡可能避免誤解和錯誤溝通」。

習近平則已暗示可能降低緊張情勢的意願,他16日會晤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時表示,美中可以合作「造福」彼此。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布魯克林康尼島美人魚遊行 華裔女童扮公主圓夢
中國經濟困境 恐是推動美中關係最大動力
曼哈頓地鐵車廂 男子遭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