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北京,中美關係解凍起手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在台灣時間6月18到19日訪問中國大陸,期待能藉此改善中美關係。但專家並不看好這次的訪中行,能帶來任何具體成果。

布林肯訪中,外界普遍不期待

布林肯重啟先前因間諜氣球事件而延遲的訪中行,期望能減緩中美關係惡化,並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

美國國務院表示,布林肯計畫提出雙方關切的全球和區域性事務,以及共同合作應對挑戰。

國務院東亞事務高級官員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指出:「我們希望能在一些問題上取得進展。」

但由於雙方關係緊張,幾乎沒有官員和專家對布林肯這次訪中行抱有期待。目前也還不清楚布林肯是否會與習近平會面。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雙方都期望這次訪問,可促成更多美國高階官員訪問中國大陸,包括財政部長葉倫(Janet L. Yellen)、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M. Raimondo),以及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

這次的訪問,也是為習近平11月前往舊金山參加亞太經合會領導人峰會鋪路;拜登也將出席這次峰會。

布林肯18日抵達北京。取自@StateDeptSpox twitter
布林肯18日抵達北京。取自@StateDeptSpox twitter

拜登上任後美中官員互訪

在布林肯訪中前,來回顧一下拜登上任以來的重要美中互動:

1. 拜習首次通話(2021∕2)

拜登在通話中,表達中國在香港、新疆和台灣等地行為的關注。

習近平表示,合作是雙方唯一的正確選擇,台灣、香港和新疆等問題都是中國內政,美方應該尊重。

2.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2021∕3)

布林肯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阿拉斯加,與時任外交部長王毅、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會面。當時是拜登上任後,中美首次高層會面。

布林肯指責中國大陸破壞規則、威脅全球穩定,並表示美國將討論中國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為,以及中國對美國的網路攻擊。

楊潔篪回應,中國大陸遵循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並表示,美國應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轉移矛頭,把國內沒解決好的問題轉移到國際。

3. 天津會談(2021∕7)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與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會談,是拜登上任以來,美國訪問中國大陸最高層級的官員。

王毅指出,台灣問題是重中之重,要美國不要輕易觸碰。

雪蔓提到,無論是香港、新疆還是台灣問題,美國都會持續保持關注。

4. 拜習首次視訊會議(2021∕11)

習近平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拜登表示堅決反對片面改變現狀,或是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行為。

2021年11月拜登、習近平首次視訊會談。取自Hua Chunying 华春莹推特
2021年11月拜登、習近平首次視訊會談。取自Hua Chunying 华春莹推特


5. 俄烏戰爭後拜習首次會談(2022∕3)

習近平提到,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見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拜登警告,中國如果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將承擔後果。

6. 中美防長首次會談(2022∕4)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與時任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通話。

奧斯丁批評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挑釁,也對中國大幅增加核武感到擔憂。

魏鳳和強調,不得利用烏克蘭問題對中國抹黑栽贓。

7. 紐約會談(2022∕9)

布林肯與王毅在紐約聯合國大會,舉行長達90分鐘「直接和誠懇」的對話,台灣是關注的焦點。

8. 拜習首次面對面會談(2022∕11)

雙方在印尼峇里島G20高峰會,舉行長達3個半小時的場邊會議,談到台灣和北韓核武議題。

拜習雙方在印尼峇里島G20高峰會,舉行長達3個半小時的場邊會議。達志影像
拜習雙方在印尼峇里島G20高峰會,舉行長達3個半小時的場邊會議。達志影像


9. 慕尼黑會談(2023∕2)

在中美關係因間諜氣球而緊張之際,布林肯告訴王毅,絕不能重蹈侵犯美國領空的行徑。

對此,王毅抨擊,美國對氣球事件的反應「歇斯底里和荒謬」,是美國為了轉移他們國內問題的注意力。

10. 香格里拉對話(2023∕6)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和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共同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但只有握手致意。

全球密切關注中美關係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針對南韓、菲律賓、新加坡民眾調查顯示,九成受訪者對中美的地緣衝突感到憂心;同時,近七成對中美雙方抱持正向看法。

許多歐洲民眾也認為他們夾在中美競爭裡。歐洲外交關係協會針對12個歐盟成員國調查後發現,63%受訪者認為,中美之間正在形成「新冷戰」,多數民眾希望能保持中立。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間諜氣球引爆外交風暴!布林肯延後訪中行程,美中關係再蒙陰影
美中恢復對話?北京為11月舊金山APEC拜習會鋪路
美國務卿布林肯對中政策演說,明確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