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高溫飆破40℃ 6月累計5觀光客熱死

今年可能打破高溫紀錄,成為人類史上 最熱的一年。現在北半球熱烘烘,美國芝加哥和亞利桑那州 人和動物都因熱度吃不消。正在麥加朝覲的穆斯林,更是面臨中暑等熱傷害威脅。希臘觀光勝地 宛如戶外大烤箱,持續蒸騰遊客。最新研究,更頻繁更嚴重的熱浪,將打亂全球供應鏈,勞動力折損,連帶衝擊到國家整體的經濟GDP,引發各種骨牌效應。

北半球熱浪 陸續在各國釀成災情,希臘氣溫飆上40度,6月至今已有5人熱死,當局呼籲民眾及遊客,隨時注意自身安危,避免中暑脫水,甚至休克、熱衰竭。

民眾 斯塔馬提斯:「你至少每隔10分鐘就得跳進水裡,然後再坐在陰涼處,或者去坐在有空調的地方,當然你應該喝水,避免坐在陽光下,日晒最多不能超過半分鐘。」

熱浪效應在北美洲,也對加拿大和美國造成影響,美國中西部 芝加哥,預計本周將出現高溫,加拿大多倫多 周一的氣溫也飆上35度,讓人悶熱難耐。

多倫多民眾 納迪:「老實說,等我一跑完步,我可能會立即跳進游泳池或其他地方,努力保持清涼,儘管大家享受戶外,但同時也要保持涼爽。」

至於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朝覲盛會,今年湧入超過150萬人參加,周一麥加地區降雨,替信徒降溫,不過還是有2700多人熱衰竭,並有14人 因此不幸喪生。至於高溫熱浪,對全球經濟帶來的骨牌效應,根據《自然》期刊的研究分析,到2060年,如果全球升溫 1.5°C,GDP 總損失將達0.8%;如果升溫3°C,GDP損失可達2%;如果升溫7°C,GDP損失更將達到3.9%。除了建築、採礦和農業受到高溫衝擊,經濟衰退的連鎖反應,還將透過全球供應鏈蔓延,因此,高溫導致的經濟衰退,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中國大陸兩樣情 華南暴雨.東北酷熱
愛要說出口!賴如足的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