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生海外教育實習 309人赴美日等國取經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為培養兼具國際素養與教育專業的未來教師,教育部透過經費補助,鼓勵師培大學帶領師資生到海外實習,民國105年推動至今,包括臺北藝術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校總計309名學生,前往美國、日本、越南、印尼等國瞭解當地教育特色,師資生透過教學實踐,不僅拓展國際視野,增進多元文化認知,也強化雙語教學能力,獲得豐收成果。

教育實習是成為正式教師的必經階段,為了培養兼具國際素養與教育專業的未來教師,教育部民國105年開辦「師資生國外教育實習」,鼓勵師資培育大學帶領實習學生前往國外學校實習。

教育部表示,112學年共有7件國外教育實習計畫,其中臺北藝術大學首度辦理,3名實習生前往美國辛辛那提華德福學校取經,瞭解當地如何透過多元課程設計、重視身心靈正向發展,以及透過藝術課程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文化交流是海外實習的一大重點,北藝大學生唐寧憶、謝慈彧發揮藝術教學專長,帶領當地學生透過燈光與服裝設計,介紹臺灣春節與達悟族文化。王品琪則以歌曲「望春風」,介紹臺灣的歷史背景。

北藝大指出,3名實習學生參與班級經營,協助導師課堂秩序管理、環境整理與班級事務分配,同時也積極參與學校行政事務,支援戲劇公演、戶外教學、親職會議與教師會議等,在過程中全面提升做為未來教師的能力。

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選送3名學生前往越南胡志明臺灣學校,進行2個月的教育實習。學生張逸琳表示,越南臺校同樣使用臺灣教科書,但學生日常使用語不一定是中文,學習注音符號時,臺灣常用的圖像記憶方法難以適用。當地教師透過編寫注音故事,讓學童記住注音的讀法,使她體會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文藻外語大學的教育實習採三明治式規劃,依序在臺灣、越南、臺灣各進行2個月的實習,實習生王奕鈞、楊竣評提到,國外的經驗使他們後續在臺灣進行教學演示更加順利,也能向臺灣學生分享國外生活、認識越南文化。

國立臺北藝術⼤學實習學生謝慈彧與美國學生們的書法創作合影。(教育部提供)

國立臺北藝術⼤學實習學生王品琪,向美國高中生分享「望春風」的背後故事。(教育部提供)

國立臺北藝術⼤學實習學生唐寧憶向美國學生分享雅美(達悟)族傳統文化。(教育部提供)

文藻外語大學實習學生,在越南胡志明臺灣學校,觀摩當地老師操作數學教具。(教育部提供)

文藻外語大學實習學生張逸琳,在越南胡志明臺灣學校進行數學教學演示,與指導教師、輔導教師及活潑的學童合照。(教育部提供)

文藻外語大學實習生在越南胡志明臺灣學校,參與臺日韓三校「手作天燈」交流活動。(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