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媽媽一起去看吧!推薦你4部關於親情的電影

今年你打算怎麼幫媽媽過母親節呢?除了大餐與名牌包之外,陪她看場電影,好好了解彼此在想什麼或許更能增進親子關係唷!本文將介紹四部適合與媽媽一起共賞的電影,如果能邀阿嬤一起觀賞就再好不過了!

 

親愛媽咪—離不開,就來互相傷害!

 

由加拿大年輕鬼才導演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執導的第五部劇情長片,在2014年以此片奪得坎城評審團大獎。此片圍繞著一位過動症男孩史蒂夫(Antoine-Olivier Pilon 飾)、一位願意為兒子放棄一切生活卻瀕臨崩潰的母親黛(Anne Dorval 飾)以及一位曾受過心理創傷以至於近乎失語的鄰居凱拉(Suzanne Clément 飾)。其中史蒂夫與黛演繹著社會邊緣的非典型母子關係,全片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火爆激烈的言詞交鋒、毫無掩飾的髒話與情緒潰堤,都是兩人表達愛的方式,讓觀眾感覺到母子之間的愛用力且真實,獻給總是用叛逆來向母親證明自己存在的你和妳。

 

比海還深—有勇氣成為別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大人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擅長刻畫人與人之間細膩的互動,來表達出潛藏其中的溫暖與愛,前作《海街日記》描寫的是姐妹情誼,這部《比海還深》則以大人為主題,述說男主角良多(阿部寬 飾)在15歲得了文學獎後便開始一路頹廢、以賭博賭日最終妻離子散。其中有一幕男主角向自己年邁的母親告解,為自己的一事無成感到抱歉,母親輕輕的告訴良多「幸福是沒有犧牲就得不到的東西」,至此觀眾能夠理解到,世界上唯一能夠無條件愛你的大概只有母親。最終良多究竟能不能重得妻兒的諒解、破鏡重圓呢?

 

《幸福路上》-幸福的定義,由自己去尋找

 

今年初甫上映的《幸福路上》,由宋欣穎執導的國產2D動畫長片,藉由小女孩林淑琪的成長史來回顧台灣近代歷史,而整部緊緊扣住「幸福是什麼」這個核心,究竟是照著父母的期待一路升學、就業,還是隨著表哥出國打拼,遠離島上紛擾的政治動盪?推薦給90後的孩子回家陪父母一起回味他們青春的記憶,也讓年輕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追求的是什麼。

 

《厭世媽咪日記》-沒被小孩搞瘋過,不要說你了解你媽

 

今年母親節不想宅在家?那就帶媽媽進電影院好好看場電影吧!還記得《鴻運當頭》(Juno)裡一對年輕男女因為未婚懷孕所帶來的笑鬧情節還有成長體悟嗎?這次導演傑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以三個孩子的媽為主角,描寫女主角瑪蘿(Charlize Theron飾)在職業婦女身心俱疲的情況下找來「夜間保姆」塔莉(Mackenzie Davis飾),渴望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你/妳在家還在當伸手牌嗎?或者還活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裡?此片將告訴你,讓媽媽好好休息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首圖來源:Ifilm Japan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