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登山也會肌力不足?專家:「3指標」自我檢測肌少症前期「力弱症」

專家指出,透過早期發現「力弱症」能更有效評估預防肌少症。(圖片來源/Antranias@pixabay)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將大於20%。而隨著年齡增長帶來的身體機能下降,長者常見疾病包含失智症、肌少症、骨質疏鬆症、腦中風及慢性疾病等。

「近年討論度高的肌少症,會增加慢性疾病及死亡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進一步提出,透過早期發現「力弱症(Dynapenia)」,能更有效評估預防肌少症(Sarcopenia)。

邱弘毅指出,一名每週爬百岳的64歲李女士,每走10分鐘的登山步道便需休息一次,原以為只是年紀漸長,體力不如前,沒想到卻是「力弱症」作祟,「登山族恐越爬越沒力,肌肉量還在、卻四肢無力。」

那麼究竟該如何檢測「力弱症」,預防變成肌少症呢?

(延伸閱讀:合庫金董座林謙浩傳「猛爆性肝炎」猝死》醫:「5大族群」須注意預防方法 )

避免老後失能,從肌少症前期「力弱症」開始預防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共推「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透過健康促進協助長者建立健康生活習慣、有效預防慢性病。

計畫主持人邱弘毅解釋,力弱症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力弱症聽起來跟肌少症很像,但肌少症走路速度會更慢,力弱症是走路速度每一秒慢一公尺,但肌少症不只慢一秒,肌力的質量也是下降的。」

子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說明,肌少症的成因很多,包含老化、賀爾蒙變化、發炎反應、活動不足等;「而力弱症則指針對肌肉量正常、非由神經系統或疾病引起,但隨著年紀增長造成力量不足的情況,如同冷氣長期使用,但因冷媒流失,導致吹不出冷風。」

邱弘毅提到,肌少症自2010年起,被歐洲肌少症工作小組(EWGSOP)、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提出,並在最近一次2019年AWGS的會議上除針對肌少症診斷數據的修訂外,也增列「疑似肌少症」的篩檢標準,進而推進國際對於「疑似肌少症」即「力弱症」的討論,故近幾年力弱症在國際醫界中漸被提高關注,成為關注老年疾病的前期指標之一。

邱弘毅強調,近幾年力弱症在臨床上漸被提高關注,肌少症難逆轉,應早期評估力弱症、延續肌肉能量。(攝影/陳稚華)

「肌少三部曲」力弱-肌少-失能:如何早期檢測力弱症?

林立峯分享,本次計畫收案的銀髮族群中,發現有登山習慣的長者,也有明顯的力弱症狀,計畫透過AI介入、進行「活力樂肌3招」每日運動,幫助民眾降低發展至肌少症之風險。「透過早期評估力弱症,能預防後續的肌少與失能。」

林立峯表示,根據AWGS增列篩檢標準,若「肌肉量正常且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任一項不足」就是力弱症,檢測項目包含以下3項:

1. 肌肉力量:手握力男性<28公斤、女性<18公斤,則為肌肉力量不足。

2. 身體功能評估:步態6公尺步行速度<1.0公尺/秒,可能為力弱症。

3. 肌肉量數值:當男性<7kg/m2,女性<5.7kg/m2,則為肌少症。

邱弘毅表示,台灣流行病學學會進一步以為人熟知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為例,提出「肌少三部曲」力弱─肌少─失能。他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平均每年會有62%老年人會從肌肉健全狀態進展為力弱症,而在力弱症病程中若沒有及時發現並治療,將導致骨骼肌重(Skeletal Muscle Mass, SMM)下降、功能流失,進入到下一階段—肌少症。」而經由力弱症途徑,發展至肌少症患者約有10%。

邱弘毅強調,因年紀老化造成的肌肉量流失是難以逆轉的,「肌少症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伴隨失能、死亡風險,常見共病包含骨質疏鬆症。肌少提高跌倒風險、骨鬆則提高骨折風險,9成以上的髖部骨折因跌倒而發生,而髖骨骨折後,有40%無法再恢復行走,約20%在6個月內死亡,彼此環環相扣。」

「肌少三部曲」力弱─肌少─失能。(圖片來源/台灣流行病學學會

力弱症常合併高體脂、粗腰圍

林立峯也說明,相較於肌少症患者,力弱症患者具有較高的體脂肪率、較粗的腰圍,導致新陳代謝異常,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是長者日常生活功能惡化的重要危險因素。

然而,力弱症並非體型肥胖者的專利。林立峯分享,曾有一位病患得意講述20年前量身訂製的旗袍直到現在都還能穿,卻不知身體肌肉已隨著年齡增長退化萎縮,導致體內脂肪相對增加,從而才使體重20年來均未改變。

邱弘毅也補充,「現代人也很喜歡減肥,但減肥後的健康型態不改變的話還是會復胖,就稱作奶油人。很多人BMI很正常,可能只有19、20,但體脂到30幾%(男性正常值約為15-25%、女生約為20-30%,超過標準即肥胖),這就是力弱症的高危險群,很多明星減肥後看起來身材苗條,但其實體脂都很高,也可能會有脂肪肝的問題,甚至未來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

此外,研究指出力弱症在75歲以上和晚期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患者中尤為常見。林立峯補充,「近年新冠肺炎大流行,而新冠中症患者中,局部肺纖維化的發生率為2-6%,若進一步惡化成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將增加罹患力弱症的風險。」

登山者也可能有力弱風險?「活力樂肌3招」改善

那麼該如何預防避免力弱症演變成肌少症呢?

邱弘毅表示,50歲後每年肌肉力量(1.5-5%)比肌肉量(1-2%)下降得更快,「已發展至肌少症的患者,不僅要對抗每年固定下滑的肌力,肌肉量要恢復到正常表現,是有很大難度的。目前並無有效藥物來治療肌少症,僅能以運動及飲食來介入,因此在開始力弱時期就預防很重要。」

林立峯說明,子計畫一「人工智慧於社區健康促進之應用-以亞健康中高齡者為對象」透過AI工具、運動課程介入,針對銀髮族的肌肉量與肌肉力量進行研究與促進。計畫據點進入衛福部雙和醫院復健科、社區整合型照護中心、醫院健檢中心、社區活動中心等各種場域,進行200人亞健康銀髮族體適能測試。目前分據點第一梯次邀請53位長者測驗,以抵抗重力運動及增加肌耐力為目標。

(延伸閱讀:專訪》長照2.0好不好用?張曼娟給獨力扶養父母的「未來長輩」老後生活備忘錄 )

林立峯表示,計畫也設計居家能完成的「活力樂肌3招」,針對下肢進行阻力訓練,讓民眾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計畫成果顯示,年長者腰圍、下肢肌力及平衡在兩個月運動介入後明顯提升,在5名力弱症患者中,有3名透過運動逆轉力弱症,且平均握力明顯提升1.2公斤,有效改善力弱風險;整體腰圍前測83.2公分於介入後下降至81公分,腰圍為力弱症衡量之高度關聯因子,故腰圍下降也有效改善力弱狀況。

居家能完成的「活力樂肌3招」,針對下肢進行阻力訓練,讓民眾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圖片來源/台灣流行病學學會

原有力弱風險的李女士(6公尺步數0.93 m/s)(右)在為期8周的持續運動介入後,有效改善力弱症狀(攝影/陳稚華)

原有力弱風險的李女士(6公尺步數0.93 m/s)在為期8周的持續運動介入後,有效改善力弱症狀(6公尺步數1.04 m/s),也再次挑戰了全長5.2公里的司馬庫斯神木登山步道,比起4年前只能到達2.3公里處的櫻花園,現只需花半天時間就可到達終點神木區。 

邱弘毅也再次呼籲,55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高風險族群,若不注意將導致長者日常生活功能惡化,甚至失能與增加死亡風險。「特別是女性停經大約是48-52歲,之後容易有骨質疏鬆,停經後就要開始注意了。越早開始訓練肌力,成本效益越高。」他表示,除了日常營養補充,透過正確的運動指引協助預防力弱症,就能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香港人在台灣》香港全面中國化 台灣政府的港澳政策面臨全新考驗
柯P、侯友宜、黃國昌、館長財產千萬能否喊居住正義? 都市改革組織:關鍵在是否曾炒房
有巢氏房屋10年目標衝700家店 三大加盟品牌永慶體系占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