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1.14天1房企破產...中國房市泡沫+地方債擴大 台灣這些產業需提高警覺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4)日舉辦「2024年中國大陸經濟風險與國際挑戰」論壇。(攝影/李海琪)

中國大陸自疫情過後未能有效復甦,內部市場經濟動能面臨內需消費與投資力道疲弱、房地產市場泡沫、金融風險壓力加劇和地方政府債務等問題;對外,則面臨全球化停滯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中對抗走向長期化,且有供應鏈加速脫鉤趨勢,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致使中國經濟成長面臨諸多挑戰。

中華經濟研究院14日舉辦「2024年中國大陸經濟風險與國際挑戰」論壇,邀請眾多專家學者探討中國大陸在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情勢,及其經濟結構轉型面臨的潛在風險。

中國總體經濟動能不足,內需、投資都不振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為,中國經濟問題之一在於內需與投資都不振,其中家庭債與房地產的動能起不來佔很大因素。

關於內需不振,劉孟俊表示,中國消費者指數6月年增率0.2%,較5月下滑0.1%,低於機構平均預測,顯示消費需求持續疲弱;若轉向觀察生產者指數(PPI),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國內部分工業品市場需求不足影響,6月年減0.8%較上月收斂,更是連續21個月負成長。

再來是房地產泡沫與地方債風險高,劉孟俊指出,中國房地產泡沫化也拖累固定資產投資,新房庫存積壓嚴重,不僅影響相關產業鏈,也對地方財政造成壓力,雖然去年7月中共放鬆打房政策,但房地產泡沫情況依舊沒有起色。

除了內需、房地產與地方債務問題外,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調查,外資對中直接投資淨流失14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是26年來第二次的淨流出,外資撤出中國的規模也達14年以來新高,成長14%,劉孟俊說,可見外資對於中國經濟面的不看好,中國企業之間的內捲也影響外商投資意願。

若以總體經濟數據來看,劉孟俊指出,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中國GDP成長率為5.2%,然22~23兩年的平均經長率僅4.1%,低於疫情前水準,直到2024年第二季成長率升至4.7%,也低於市場預期,並且,中國也面臨嚴重的通縮壓力,中國名義GDP低於實質GDP成長率,存在GDP「明實倒掛」現象,且持續了5季之久,種種情況不僅反映了價格的下行壓力,也暗示整體經濟的活力、動能不足的現狀。

平均1.14天1房企破產,「三道紅線」政策壓垮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金融最大兩個炸彈,房地產泡沫與地方債務問題,現在為止感覺是越來越嚴重」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明澤直言,而且地方債務危機跟房地產之間具有相當大的關連性,從2016開始提出的「打房不炒」政策後,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打防政策就此展開,2018年發生了較小型房企的倒閉或違約潮,到了2021年「三道紅線」更是壓誇駱駝最後一根稻草,房企無法用高槓桿操作,再加上3年疫情跟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也引發了如恆大、新力控股等大型房企也出現違約狀況。

雖然中國在房市政策上有些微放鬆,並持續推出不少救市措施,如2022年的交保樓與金融16條政策,但情況並未好轉,至今政策大方向沒有大變化,掐緊房企喉嚨的「三道紅線」政策依舊文風不動,吳明澤指出,房企倒閉留下大量「爛尾樓」,也引發中國民眾的「拒繳房貸潮」,根據中國大陸房地產業協會統計,2020~2023年間,中國共有1292家房企破產,等於平均1.14天就有一家房企破產。

直到今年5月,中國政府推出一項號稱「史詩級」的房市救市政策,企圖從供給面與需求面著手,降低房市風險;吳明澤分析,該政策重點主要在於去庫存,其次才是救房企,然而銷庫存狀況也並不理想,舉例來說,中國人民銀行以3千億元收購現有庫存房,然房市「去庫存化」是一項龐大工程,加拿大專業研究機構BCA Research指出,中國需要向房地產注入至少5兆人民幣才能對於更廣泛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3千億對於5兆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

另根據野村證券估計,中國有多達2千萬~3千萬戶未完工房屋,政府只少要花費約3.2億人民幣才能建成。吳明澤直指,中國房市不振其根本原因在於民眾信心不足,中國要用「史詩級」政策救房地產相當困難,「三道紅線」緊箍咒若不解除,房企資金斷裂問題恐難解決,房市要恢復以往榮景也將是不可能的任務。

房市泡沫連帶地方債務加大,加計隱性債務恐怕更驚人

針對中國地方債務風險現況,吳明澤表示,2024年Q2中國實體經濟部門整體槓桿率已經達296.5%新高,以部門來看,又以非金融部門槓桿率最高、其次為居民部門,再來才是政府。

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債部分,除了並未包含龐大的隱性債務,讓官方數據槓桿率失真外,過去以來,中國地方政府收入主要來源就是利用土地出讓獲得資金,在房市低迷情況下,該項收入大減,今年前5月年減14%,也使地方被迫從其他地方取得資金,甚至用城投公司或地方國企買政府的地,「左手換右手」,讓城投債風險也提升。

另一方面因為房地產泡沫,居民債快速累積,讓居民部門槓桿率大幅提升外,更不用說占比最大的企業債部分,大量房企違約使其金融體系承受相當大壓力,吳明澤表示,中國經歷10多年房市多頭後,房市產業佔GDP比重達1/4,房貸餘額佔約3成,雖然中國金融結構與西方不同,不太可能發生如2008年金融風暴等情形,但房市泡沫對於地方債務或想要大力堆動內需成長產依舊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台灣要注意甚麼?劉孟俊擔憂中國impact2.0衝擊台傳產

展望中國經濟,是否會長期走緩?劉孟俊認為,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中國人均GDP可能會保持溫和但穩定的上升,但是成長速度將比過去十年放緩,今年預估在成長速度在5%左右,短期內可能是4~5%;若中國經濟結構優化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順利,中期來看,人均GDP成長有望保持4~5%。

不過,劉孟俊也點出中國面臨的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除了面臨科技與供應鏈的脫鉤,是否能夠有效推動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從投資驅動轉向由消費、創新驅動成長,是決定其長期經濟前景的關鍵因素,再來就是人口老年化加速和勞動力數量下降,除了社會安全壓力加劇,對經濟成長也可能形成壓力。

至於台灣應該注意甚麼?劉孟俊表示,面對中國結構性經濟走緩,內需不振所引發出來的中國impact2.0,其對台傳統產業影響需要注意,政府需輔導受影響產業多元化出口市場外,也必須推動產業升級維持競爭力;另外,面對中國新質生產力等科技競爭之挑戰,台灣如何保持半導體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優勢,並且爭取海外創新資金來台、深化與歐美等民主國家合作,也是重要目標。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南韓電動車起火事故頻傳 首爾禁止電量逾90%車輛出入地下停車場
何英明土銀「練功」近40年 今真除董座 阮清華曝他反應敏捷、對金融法規嫻熟
如何落實「健康台灣」、解決健保財務困境?王正旭舉辦公聽會邀專家學者探討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新北千萬住宅愈來愈難尋 成交占比5年減近20百分點
陸房市危機 4800萬套預售屋未完工
組合屋、弱勢員工宿舍 免課囤房稅
新青安違規戶 不送聯徵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