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入埔200年 七族會盟訂約共創平埔百年榮光

平埔族群入埔200年各族盛裝入場共立發展新願景合約儀式。(記者蔡秉榮攝)
平埔族群入埔200年各族盛裝入場共立發展新願景合約儀式。(記者蔡秉榮攝)

平埔族群入埔200年各族盛裝入場共立發展新願景合約儀式。(記者蔡秉榮攝)

今年適逢台灣中部平埔原住民族群入埔200週年,埔里鎮公所在文化部、原住民族委員會、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文化局等補助支持下,結合入埔七大族親,於十二月二日、三日兩天,共同辦理平埔族群入埔200年紀念活動及「臺灣之心‧勇士之魂」多元族群文化產業活動。

二日上午,七大族親數百人,匯聚埔里籃城花卉物流中心,身著各族傳統族服與會,活動原味展開,先由七大族代表,在埔里鎮長廖志城與水社邵族的見證下,再度會盟訂約,誓言團結共創平埔百年榮光,接著由愛蘭教會的牧師帶領禱告祝福族親復振傳承平埔文化,再由噶哈巫族的長老以傳統祈福儀式,祝福紀念活動圓滿成功。

南投縣巴宰文化協會以舞出巴宰,感動呈現巴宰族過往的血淚遷徒、到再造打里摺新故鄉200年的故事舞劇,會中並有傳統走標、平埔族文化體驗活動、紀念特展、更有「台灣之心勇士之魂」的多元族群文化產業行銷活動等,展現埔里平埔文化強韌的文化力與多元族群文化的特色。

埔里鎮長廖志城表示,埔里盆地原為埔、眉二社之根居地,一八一四年發生「郭百年侵墾屠殺事件」後,為了不讓埔里盆地持續受到侵占,埔里社族人經由邵族引薦臺灣西部平原土地流失嚴重的中部平埔族群遷徙至內山埔里,在埔里落地生根建立新聚落,彼族與本族間以「打里摺(Taritsi)」相稱即盟友族親一家人之意。

200年來,平埔族群仍保存使用各自語言及延續傳統祭儀,雖曾因社會、政治壓迫導致族群文化傳承式微,但近年奮力文化復振,勇敢的、堅韌的在臺灣中心展現平埔原住民的驕傲,相信未來,平埔文化特色將成為埔里新的亮點與文化魅力,呈現出200年來中部平埔族群遷移埔里的大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