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山崩被埋還能開進保養廠,網:平民坦克、車界的3310!

基隆潮境公園6月3日無預警大面積山崩,造成多台車輛來不及開走被掩埋,幸好多數人都有即時逃離,並無重大傷亡。除此之外,也有人發現這輛號稱「瑞典坦克」的Volvo儘管前半部車身被土石掩埋,擋風玻璃碎裂、保險桿脫落,但鈑金幾乎沒有凹陷,後門也能正常開啟,甚至還可以開進保養廠維修,讓大家驚呼:「果然是車界的3310。」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該品牌自創辦以來,便非常注重駕駛人的人身安全,除了大家說的車身鋼板足夠堅硬、不易變形,它在1959年還發明了「三點式安全帶」、1964年便意識到了兒童安全,首度測試後向式兒童座椅,並將專利分享給其他車商以維護大眾安全,車輛也還有其他安全駕駛系統:盲點偵測、車道維持輔助......等等,未來也會繼續開發其他安全技術,如限速器、駕駛狀態監控,以防疲勞駕駛、酒駕等危險。

2020年也拍攝實驗影片,測試遭到嚴重撞擊後的車子,該如何訂定緊急救援程序,而且測試用的車子還不是一般的廢棄車,「由於車輛也存在著世代差異,車體結構跟鋼材用料都與以前有所不同,使用老舊報廢車測試的結果並不適用於新世代車輛。」於是該品牌決定不計成本,用自家各種型號的新車、用不同角度撞擊測試。

圖片來源:Youtube
圖片來源:Youtube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新車從30公尺高的地方讓它自由下墜,甚至在地面安放水泥墩柱,讓車輛用側面撞擊水泥墩柱,目的就是為了測試「當車子受到不同損害,該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搶救乘客,把握黃金救援時間」。而Volvo也將測試的數據結果免費提供給救援單位,進一步提供車體結構、材料等相關資訊,協助救援單位能制訂出完善的搶救流程。

雖然還是有人說,追撞Volvo的後方車會變形得比較嚴重,是因為車頭本來就有「潰縮區」的設計,延長撞擊時間以保護駕駛安全。但其實不論是開什麼車,繫好安全帶、不酒駕、注意路況、不超速,才是保命最佳守則。

科普時間:為什麼現在的車一撞就扁掉?

簡單來說,車輛工程師發現:「車子不是越硬越好。」因為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物體沿一直線作等速度運動的物體,只要沒有外力介入,就會一直保持等速度運動。」所以車子行駛時,車上乘客也會跟車子用一定的速度往前進;若發生撞擊,車子停下後人體還是會依慣性往前,可能會飛出車外、或是器官受損。

圖片來源:Volvo
圖片來源:Volvo

於是現在的車子都會設計出「潰縮區」——讓車頭、車尾像手風琴,遭到撞擊後吸收撞擊的力道,延長車輛停止的時間,以減少乘客受到的傷害。而乘客乘坐的車艙空間就是「不可潰縮區」,用高強度的鋼材以及堅固的結構,保證車輛在遭受撞擊時車艙空間不易變形,保護車內乘客的生存空間不被壓縮。

本文造咖流行媒體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造咖流行媒體報導
電動車退燒了?特斯拉賣不掉,400多台過剩車輛慘租「廢棄購物中心」塞庫存!
一車傳三代?台灣人換車頻率低?網友熱議原因「新車貴買不起 vs. 人死車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