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遭「二一」陳偉徵34年後返中山大學拿博士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曾就讀中山大學化學系的陳偉徵,因在學時忙於玩社團,大二時遭到退學,後來他在補習班任教多年,教出的學生在學術界已有成就,甚至當上臺大教授,激勵他重拾課業,34年後重考回中山,一路在學士、碩士和博士班中苦讀,順利完成學業,今年54歲的他更獲聘為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成為校園終身學習典範。

「阿伯不是來混學歷的!」大學肄業的陳偉徵,44歲重返校園已頂上微禿,卻讓班上小他20幾歲的同學跌破眼鏡,拿到全系第1名畢業;陳偉49歲再次考進中山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博士班,並得到校內172萬元獎學金的支持,也獲系上教授推薦,加入半導體記憶卡研究團隊。

研究團隊中,不只指導教授郭紹偉博士比陳偉徵年輕近10歲,他的「高齡」在班上同學中還是「老大」。陳偉徵說,原本擔心因年齡差距,教授會對他有「差別待遇」,但沒想到統統「一視同仁」,與其他人一樣接受扎實嚴謹的科學訓練。

「我在操作上千萬元的貴重科學儀器設備時,感覺就像在體驗開豪車勞斯萊斯,內心興奮無比。」陳偉徵在博士班期間,以第一作者身分共發表6篇論文,博士論文「有機無機奈米顆粒為基礎的高熱性能的樹脂技術的開發」,研究內容曾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大分子》(Macromolecules)及《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及《Polymer》等其它高分子重要期刊。

他指出,這項研發為實驗室全國首創,主要是改良俗稱塑膠的樹脂技術,在樹脂中導入無機材料製成大分子「DDSQ」,不僅能大幅提升塑膠耐熱性及降低介電性,也可做成電池的材料等多方應用,目前已與中鋼等公司產學合作,「沒想到中年投入研究還能做出一點成績,希望能為臺灣高分子學界及產業界做出貢獻。」

今年7月,陳偉徵取得博士學位證書,夢想成真,最感謝的除了家人的支持之外,就是中山大學提供他各項獎學金,博士班在學期間的5年內,共獲學校獎學金、研究和教學助教費,以及論文得獎後申請企業界的獎學金等共172萬元,支應了全部的學雜費,使他的經濟壓力大幅減輕,無後顧之憂地全心攻讀博士學位。

陳偉徵34年前遭到中山大學退學,今年7月以54歲之齡順利完成中山大學博士學位,更獲聘為該校晶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中山大學提供)

陳偉徵重拾課業,一改以往年少輕狂,努力苦讀,積極進取,操作千萬的科學儀器設備時,心情像在體驗開豪車勞斯萊斯般興奮。(中山大學提供)

陳偉徵的博士畢業論文「有機無機奈米顆粒為基礎的高熱性能的樹脂技術的開發」,研究內容曾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大分子》(Macromolecules)等重要期刊。(中山大學提供)